课件编号1624861

【5年高考3年模拟】2015届高考语文(新课标版)一轮复习章节课件+14年全国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阅读(2份)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03245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阅读,古代诗歌,十二,专题,汇编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 1.(2014课标全国Ⅰ,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 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答: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答: 答案 (1)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2.(2014课标全国Ⅱ,8—9,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 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 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答: 答案 (1)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写出“衬托”方法的,给2分;进行具体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答出韦诗中“灯前”表现出什么样感情的,给3分;答出郭诗中“灯前”表现出什么样感情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2014山东,14,8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答: 答案 (1)①艳丽 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2)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4.(2014重庆,12,7分)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黄莺儿 赠 燕 [清]张 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答: (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 答案 (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斑剥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5.(2014辽宁,8—9,1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