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248795

1.1.1信息 教案 2022—2023学年苏科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181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1.1,信息,教案,2022,2023,学年
  • cover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时:信息 一、教材分析 本堂课的内容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卷网-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1章第1节《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悉信息的定义。 (2)了解信息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课堂活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信息的基本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难点:信息和信息的载体的区分;信息的基本特征 四、过程与方法 1. 课前导入 教师:教师给学生展示感觉剥夺实验的资料,并让班内的学生关上灯、关闭窗帘、闭上眼睛、带上无声音的耳机、左正,坐两分钟。 教师:好,同学们,现在我们睁开眼睛,大家来说一说,这两分钟,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2.知识讲授———信息的含义 教师:那到底什么是信息呢? 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语言、文字、符号、信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信息。 好,现在请大家仔细观看这四副图片,请大家告诉我,从这四幅图片中你都得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分享自己得到的信息。 小组活动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每天的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丰富多彩的信息? 学生举例子,教师评价 教师举例子:比如早晨闹钟响起,可以告诉我们信息:起床时间到了。坐公交车的时候,公交站牌看到的信息:几路车和公交路线。看电视里的新闻联播可以了解国家大事,了解民生时事等信息。 教师:生活中的信息无处不在。 知识讲授———信息的特征 教师:好,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信息,那信息都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教师:信息具有普遍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可加工性和失真性等特点。 教师:普遍性: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的思维领域之中。 存储性:古人用甲骨文或书来记录历史。现代人用光盘、磁盘来存放各种文字、图片、音视频等。 传递性:烽火、信鸽、移动电话、网络。 共享性:英国现实主义戏剧家萧伯纳所说:“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在一起交换思想完全不一样。两个人交换苹果,每个人手上还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在一起交换了思想,每个人就同时有两个人的思想。” 时效性:1.超市优惠:凡教师节当日,教师购物满一百送鸡蛋6个。2.老黄历看不得,3.天气预报的及时发布。 可加工性:我们从网上下载一篇文章后,对其进行删除修改后变成自己的作品! 失真性:我们经常会收到这样的短信:恭喜您成为本周幸运用户,发99到 20001969即可 赢得五千元现金。 课堂活动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班级座位将四排/列分成四个小组,从第一排/列开始,往后依次代表信息的可传递性,可贮存性,可共享性和可处理性,教师说出一下几种情况,请对应的小组起立。 小红发微信将趣事分享给小明,小明将聊天记录截屏保存 小红看报纸将趣事分享给小明后,又写了一篇心得体会 一张夹在书里的写给小明但还未送出的小纸条 操场广播全体人员到操场集合 小红告诉小兰一个秘密 小红告诉小兰一个秘密,小兰添油加醋后告诉了小明 知识讲授———信息的安全 教师:同学们,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的获取非常便利,但是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现在老师给大家提几点上网时的要求,请大家认真阅读并严格遵循。 我们在使用信息技术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努力做到: (1)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明辨是非以及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的能力。 (2)不利用信息技术从事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利公民合法利益的活动。 (3)严格地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利用网络从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