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 三 章 传感器 一、传感器 1.传感器 通常是把被测的非电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电信息的器件或装置 2.传感器的作用 传感器的作用是把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或电路的通断,从而实现很方便地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 非电学量→传感器→电学量 例1.有一些洗手间装有自动干手机,洗手后将湿手靠近,机内的传感器就开通电热器加热,有热空气从机内喷出,将湿手烘干,手靠近干手机能使传感器工作,是因为( ) A.改变湿度 B.改变温度 C.改变磁场 D.改变电容 √ 人是一种导体,可以与其他导体构成电容器. 手靠近时改变了电容大小 二、敏感元件的原理 1.热敏电阻 特性: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具有负温度系数 例2.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 A.R1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 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 √ 2.干簧管 小盒子 A 的侧面露出一个小灯泡,盒外没有开关,但是把磁铁 B 放到盒子上面灯泡就发光,把磁铁移走,灯泡熄灭。 盒子里有什么装置? 原理:当磁体靠近干簧管时,两个簧片被磁化,相互吸引而接通,干簧管能起到开关的作用。 玻璃管 3.光敏电阻 特性:光敏电阻对光敏感。当改变光照强度时,电阻的大小也随着改变。一般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电阻值减小 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硫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也增多,导电性变好 例3.如图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当照射光强度增大时( )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R2中电流减小 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 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 √ √ √ 4.电容式传感器 如右图,被测物体在左右方向发生位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移动。物体位移的变化,就转换成了电容量的变化。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把物体位移这个力学量转换为电容这个电学量 例4.电容式传感器是用来将非电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由于电容器的电容C取决于极板正对面积S、极板间距离d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这几个因素,当某一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就能引起上述某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引起电容的变化,如图所示是四个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关于这四个传感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角度 B.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液面的高度 C.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压力 D.丁图的传感器只能用来测量速度 √ √ √ 三、温度传感器 1.热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 原理:热胀冷缩 常温下两触点分离。温度升高,两种金属膨胀性能不同,双金属片形状发生变化,使触点接触 2.热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在电熨斗中的应用 ①常温下,上、下触点应是接触的还是分离的?当温度过高时,双金属片将怎样起作用? 常温下,上、下触点应是接触的,但温度过高时,由于双金属片受热膨胀系数不同,上部金属膨胀大,下部金属膨胀小,则双金属片向下弯曲,使触点分离,从而切断电源,停止加热.温度降低后,双金属片恢复原状,重新接通电路加热,这样循环进行,起到自动控制温度的作用 ②熨烫棉麻衣物和熨烫丝绸衣物需要设定不同的温度,这是如何使用调温旋钮来实现的? 熨烫棉麻衣物和熨烫丝绸衣物需要设定不同的温度,此时可通过调温旋钮调节升降螺丝,升降螺丝带动弹性铜片升降,从而改变触点接触的难易,达到控制在不同温度的目的 例5.如图所示是自动调温式电熨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时上下触点是接触的 B.双金属片温度升高时,上金属片形变较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