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5077

2015《百年学典,广东专用》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配套(课件+水平演练+三年学业水平真题汇编):专题九 古代中国的经济(3份)

日期:2024-06-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6442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水平,学业,2015,汇编,经济,中国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必修二 专题九 古代中国的经济 演练一 一、单项选择题Ⅰ                       1.中国古代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2.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这一“工程”是指(  )21·世纪*教育网 A.隋唐大运河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灵渠 3.(2014年江苏苏州学业模拟)明朝宋 应星《天工开物》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这表明至迟到明朝中国已经出现(  ) A.筒车 B.翻车 C.水排 D.风力水车 4.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  )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5.(2013年福建学业)两千年前中国的“ 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  ) A.战国 B.汉朝 C.宋朝 D.明朝 6.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 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7.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是(  ) A.奖励军功 B.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度 C.废除奴隶主的特权 D.鼓励耕田织帛,生产多的,免除徭役 8.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  )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二、单项选择题Ⅱ 9.中国古代农民尽管“早出 暮入,耕稼树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人口过多的压力 B.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 C.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D.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 10.(2013年6月广东学业)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 A.财产平均分配 B.禁止土地买卖 C.实行土地国有化 D.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 1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B.东汉时我国的制瓷技术达到成熟阶段 C.唐朝北方青瓷、南方白瓷享有盛名 D.青花瓷是我国瓷器中的珍品 12.《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 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主要反映当时明朝政府(  ) A.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严格管理市场 D.压制丝织业发展 三、双项选择题 13.苏轼诗:“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现越南中部)早稻欲移秧”“江东贾客木棉裘,云散金山月满楼”。这反映出北宋时(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南方丝织业和棉织业都有所发展 B.棉布已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C.已出现外来农作物品种 D.政府重视对外来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 14.两宋时期,我国的商业空前繁荣,表现为(  ) A.货币经济开始占据主要地位 B.在重要城市出现了为地域商帮服务的会馆 C.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D.海外贸易发达 演练二 一、单项选择题Ⅰ 1.《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 A.牛耕的出现 B.牛耕的推广 C.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2.中国传统的农耕技术中使用的工具基本定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