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52911

2023年新高考I卷作文“故事”作文讲评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962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作文,故事,15张,课件,讲评,2023年
  • cover
(课件网) 【2023新高考I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这是一篇更接近于材料作文的任务驱动类作文。材料的核心词是“故事”。 故事是有力量的。这是一句结论性话语。提供了命题者的价值判断:故事是有力量的。根据结论句,我们可以知道,命题者要求我们谈论“故事的力量”。所以,我们的联想和思考应该紧扣“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是有力量的”“为什么故事会有力量”“如何才能讲述有力量的故事”“故事有怎样的力量”来展开。 【题目解析】 省略号前面的两句话,是两个并列层次,分别从抽象和具象两个角度,阐述了好故事的力量。 从抽象层面讲,表达、沟通、触动心灵、启迪智慧,这是故事的力量; 从具象角度讲,好故事能够改变人、展现民族形象,这是故事的力量。省略号,意味着好故事的力量还不止这些方面,命题者意在引导考生继续深入思考故事的力量。只要是能体现“好故事力量”的方面,都可以去写,这是命题开放性的体现。但不论考生怎样讨论,都不能忽视“好故事”“力量”这两个关键词。这是命题限制性的体现。 总之,这是一道限制性与开放性兼具的好题。如果要想得高分,那么需要选好切入口。写作切入口要小,立意要高,如“讲好家乡的故事”“讲好红色中国的故事”“小人物,大故事”等。 【题目解析】 这个话题各类不同文体均有可以发挥自身文体优势的地方。考生可以记叙自己或他人生活中的故事和感悟;可以对某个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对某个论题加以充分论证;也可以探讨怎么讲故事才能让故事更有力量等问题。既可以书写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方面和个性感触,也可以思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与中国形象等宏观问题。本题审题难度不大,也体现了对考生的友好。 “好的故事”要求考生热爱生活、深入社会、关注时代、心系家国,“故事是有力量的”则考查了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从整体上看,新高考I卷作文题以“好的故事”为基础情境,以“触动”“启迪”“改变”等为基本内核,以“有力量”为具体指令,体现了高考命题“防抄袭”“反套作”的特点,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体现了高考命题“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也以一个特别的方式培育了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道融合核心价值、思维能力与个性风格的好题。 四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生活化”。“作文即生活”“作文即说话”,是叶圣陶先生写作教学的基本观点。生活里有故事,每个时代都有独属于它的故事,我们在听故事与讲故事中成长。生活有多宽阔,故事就有多精彩;越是深入生活就越能感受故事的力量。而这故事的力量,无疑能培育人的品格,促进人的成长。 第二个特点是“情境化”。写作是要有源头和起点的,这个源头、起点越是平和朴实越能激活考生的表达欲望。本题以“故事”与“力量”为关键词描述了情境,这些情境包含生活情境、学科情境与文化情境,很好地呼应了《高中语文课标》提出了学科理念,体现了课标对教学与考试的引领作用。 四大特点 第三个特点是“限制性”。作为考场作文,它需要区分度,“限制性”是众多的区分度中的一个元素。考生应该从“故事”“好的故事”开始,朝向“有力量”去表达。离开了这一点,写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了。这也是衡量审题意识与思维能力的一种标尺。 第四个特点是“开放性”。本题的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