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58180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139592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 cover
(课件网) 梁启超:亘古男儿一放翁 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十一月四日 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走近背景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 僵卧:躺卧不起, 形容老病 尚:还 戍:守卫 夜阑:夜深, 夜将尽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炼字:“僵”字写年迈,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孤”字写生活孤苦,思想苦闷;“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凄苦生活。这四字写出了诗人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 躺卧不起,形容老病。 指守卫边关。戍,守卫。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①对比,直接抒情②将“僵卧孤村”的凄凉处境与“为国戍边”的不减壮志形成鲜明对比,③表现诗人的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情怀,也体现了一种乐观豪放之气。 小结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点明处境及心态, 直抒报国情怀。 实写 直抒 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宝刀 虚实结合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①虚实结合,间接抒情②实写雨夜之声,虚写梦境战场杀敌③抒发诗人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之情,以及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实写 虚写 间接抒情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突出表现诗人的报国之志。 走近作者 2、“夜阑卧听风吹雨” 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一语双关。“风吹雨”,既指当时风雨交加的天气,也是对当时时局动乱、国家风雨飘摇的写照。(象征南宋王朝岌岌可危,摇摇欲坠)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深沉的爱国之情。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①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 ②象征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一语双关 3、这首诗刻画了诗人什么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刻画了是诗人年仅古稀、僵卧在床。但仍满怀雄心要收复北方失地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诗人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主旨 这首诗借写风雨梦境,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国土、为国戍守边疆的强烈愿望,表现出年既老而志不衰的精神。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感情深沉悲壮。 本诗小结 此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