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63548

专题6、专题7阶段性综合复习训练(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4-06-2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8017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第二,必修,2019,苏教版,学期
  • cover
专题6、专题7阶段性综合复习训练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和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示意图如下,用、、分别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到③过程中,需要释放能量 B.③到④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 C.因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 2.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与图示相符的是 ①氯化铵分解②镁条溶于盐酸 ③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④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 ⑤氢气在氯气中燃烧⑥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⑥ 3.某化工厂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了如下治污工艺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流程可用于吸收 B.由转化为的过程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D.可用做该反应过程的催化剂 4.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够发生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除了热量外,还可以是光能、电能等 C.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也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5.在2L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A(g)+3B(g)=2C(g)+D(g),A的物质的量在10s内从4.0mol变成1.0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A)=0.3mol·L-1·s-1 B.v(B)=0.6mol·L-1·s-1 C.v(C)=0.3mol·L-1·s-1 D.v(D)=0.4mol·L-1·s-1 6.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是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锌粒和稀硫酸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7.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C(g),若反应物的浓度从2 mol·L-1降到0.8 mol·L-1需20 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 mol·L-1降到0.2 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 A.10 s B.大于10 s C.小于10 s D.无法判断 8.利用由Fe和Cu组成的合金进行分组实验(气体体积均折算为标准状况下,计算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①取mg合金加入200mL稀硫酸(足量)中,得到2.24L气体a; ②另取mg合金滴加2.4mol L-1稀硝酸至无气体生成,共收集到6.72L无色气体b,将全部气体b与一定量O2分多次通入蒸馏水中,气体无剩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18.4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Fe2+)=1.0mol L-1 C.实验②中,气体b消耗O2的体积为2.52L D.实验②中,稀硝酸的体积至少为500mL 9.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 B.稀硝酸 C. D.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中通入过量: B.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C.和浓盐酸制取:(浓) D.铜粉加入稀硝酸溶液中: 11.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稀硝酸被还原为NO2 B.NO2能和NaOH反应,因此是酸性氧化物 C.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常温下,Cu既可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与稀硫酸反应 D.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 12.完成下列实验所用仪器或操作合理的是 A B C D 存放浓硝酸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 稀释浓硫酸 A.A B.B C.C D.D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 B.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和水反应: D.向溶液中通入气体: 14.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些化学性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15.氨广泛应用于化工、化肥、制药等领域,一种新型制备氨的方法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属于人工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