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70475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10.1 电势能与电势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4284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势能,25张,课件,电势,10.1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电势能与电势 第十章 静电场的能量 目标展示 1、通过类别重力势能,建立电势能的概念; 2、通过分析电场力做功,了解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3、通过类别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建立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4、通过比值定义建立电势的概念; 5、学会判断电势能和电势的高低。 目标落实 一. 电势能: 1. 定义: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电势能。可用Ep表示。 类比: 重力势能:有质量的物体在地球表面(重力场)所具有的势能。 2.电势能的特点 (1)系统性 电势能由电场和电荷共同决定,是电荷和电场组成的系统所共有,习惯说是电荷具有电势能。 (2)相对性 电势能是相对的,与零电势能面有关。 (3)标矢性:电势能是标量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的正负表示电势能的大小。 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A B M E q θ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沿着不同的路径从A点运动到B点,求在不同情况下静电力对电荷做的功。 路径一: 直线AB F A B M E q θ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沿着不同的路径从A点运动到B点,求在不同情况下静电力对电荷做的功。 路径二: 直线AM+直线MB F A B M E q θ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沿着不同的路径从A点运动到B点,求在不同情况下静电力对电荷做的功。 路径三: 曲线AB F A B M E q θ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沿着不同的路径从A点运动到B点,求在不同情况下静电力对电荷做的功。 结论: 不论q经由什么路径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的功都是一样的。 即:在匀强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的功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F 对非匀强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如何改变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 类比: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3.电势能的转化 2.静电力做的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A B M E q θ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沿着不同的路径从A点运动到B点,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为EPA,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为EPB,在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WAB。 F A B M E q θ 若设A点为零势能位置,则EPA=0,EPB=-WAB 若设B点为零势能位置,则EPB=0,EPA=WAB 3.电势能的大小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这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力做的功。 4.零电势能点 通常将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0,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上的电势能规定为0。 F 例1 将带电荷量为3×10-6 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服静电力做了3×10-5 J的功,另将6×10-6 C的正电荷从B点移到A点,静电力做了6×10-5 J的功, (1)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共改变了多少? (2)正电荷从B点移到A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共改变了多少? (3)如果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负电荷、正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分别是多少? 标量! A B M E q θ 1.电势: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符号:φ 2.表达式: 3.单位:伏特 (V) 4.物理意义:在电场中的某一点,如果电荷量为1C的电荷在这点的电势能是1J,这一点的电势就是1V 电势是一个标量还是矢量??? EP与q均需带正负号! F A B M E q θ 5.电势的特点 F (2)电势是标量,无方向,但有正负! 比电势零点高的电势取正值,比电势零点低的电势取负值 (1)相对性 电势的大小和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 在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中常取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电势为0。 在实际应用中常取大地的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