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7073

3.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范训练

日期:2024-05-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2182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范,训练
  • cover
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范训练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1.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须有国务员副署;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力。这体现了 (  )。                   A.总统制原则 B.君主立宪原则 C.立法独立原则 D.权力之间的制衡原则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立法权、行政权、审判权实行分立原则,而且三权之间彼此制衡。 答案 D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下列内容中,能够体现中华民国国家性质的是 (  )。 ①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③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④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作为组合型选择题,可用筛选法解答。国家性质即国体,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而本题的③属于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的范畴,可排除,故选A。 答案 A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  )。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确立了民主共和的主张 C.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解析 题干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实质上是对君主专制的否定。 答案 C 4.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前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中华民国的政体形式作出了重大改动,由最初预想的总统制转变为责任内阁制。进行这一改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革命党人进行政权建设的经验不足 B.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C.清政府的阻挠 D.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解析 本题主要是体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制。 答案 D 5.为稳定局势,革命党人决定筹建临时政府,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该文献主要借鉴哪国宪法精神 (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解析 根据美国宪法中的有关精神,该大纲决定设“临时大总统”“参议院”“行政各部”等组织机构,尤其是总统制的要旨,体现得更明显。 答案 A 6.1911年10月11日,远在美国的孙中山在报纸上得知“武昌为革命军占领”的消息后,惊喜万分。随后, 他先后前往华盛顿、伦敦、巴黎,会晤美、英、法等国政要,力图从外交方面寻求得到各国政府对国内反清革命的支持,但却受到冷遇。列强采取这种态度主要是因为他们 (  )。 A.与清政府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B.防止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对中国革命的形势认识不清 D.害怕中国革命在国际上产生不良的影响 解析 列强对华态度的基本出发点在于维护在华的侵略权益,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不符合列强在华的利益。 答案 B 7.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1912”“变局”和“创举”等关键信息。A项不符合1912年的时间限定,可排除;B项符合“变局”二字,但不符合“创举”二字,因为在此之前已有多个封建政权先后被推翻,B项也可排除;D项是法律文件,与“变局”不符,又可排除D项。C项完全符合题干信息。 答案 C 8.“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  )。 A.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