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7448

第一章 声现象 章后练习

日期:2024-05-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580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章,现象,练习
  • cover
章后练习(第一章 声现象) 谈一谈,你学到了什么 本章知识结构 2.我印象最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_____.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 (2)“观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从对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是科学探究与科学发现的前提.观察不仅要用眼去看,更要动脑去想. 3.我还想补充(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感悟与体会). _____. 看一看,能给你什么启示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它发出声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解析:人耳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需要两个必要 条件:(1)物体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振动(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2)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声音传播的速度一般也不同.总的来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声,也就不存在传声快慢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是A. 例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说话时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B.水中的游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C.固体传声比气体慢 D.能区分自己讲话的回声和原声,人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34 m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人的说话声是由气流冲击声带振动而产生的;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声音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对人耳来说,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分开,因此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s===17 m.经分析判断可知:正确答案是B. 例3 用录音机录下一段自己朗读课文的声音 ,在播放时,你或许会感到惊奇,因为你的声音听起来变细了(音调变高了).把其他人的说话录制下来,播放出来的声音你听起来觉得非常好,但是你的……恰恰是不好的,毛病出在哪里?解析:猜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声音的传播途径有关.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 敲响音叉,听一听它的声音,描述一下它的音调和圆润程度?(2)再敲响音叉,在音叉仍然振动时,把它手柄的底部紧紧地压在你一边的颌骨上,这时声音有什么变化吗? 分析和论证:根据实验结果———将音叉压在颌骨上时,听到的声音音调稍低,声音圆润. 可知:在你讲话的时候,你所听到的许多声 音,特别是低频成分,是通过颌骨和头骨传导而来的.对你来说能增添你的嗓音的丰满度的那些低频音调,别人是听不到的.你从录音机上听你自己的录音时,与别人听到的你的讲话声是一样的. 方法指导:仔细审题,尽可能做出接近 事实的猜想,可以大量减轻实验设计与验证的工作量.如,根据“把其他人的说话录制下来,播放出来的声音你听起来觉得非常好”这一事实,就可把录音机的因素给排除.然后比较“听自己说话的声音”与“听录音机播放的声音”的区别,就可做出本题解析中的猜想. 验证猜想的方法则由你的知识面和经验 的多少及个人习惯自行设计,如你可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其他人调查进行检验.若向其他人调查,你能设计出要调查的问题吗? 测一测,你学得怎样 知识与技能 一、填空题 1.医生听诊器的作用在于增加声音的_____. 2.回声是由于声音的_____现象形成的. 3.在物理学中,用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它是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_____. 4.人们把高于_____Hz的声音 叫做超声波,把低于_____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 5.人们以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 dB是_____的声音. 6.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分别是(1)_____;(2)_____;(3)_____. 二、选择题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利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