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77002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4 验证动量守恒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470451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验证,27张,课件,守恒,动量
  • cover
(课件网) 第4节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思路 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因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碰撞近似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故我们可以通过碰撞实验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问题1:如何处理矢量的方向呢? 问题2:如何设计实验?保证为一维碰撞? 问题3: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呢? 规定正方向 利用运动学知识,如匀速运动、平抛运动,借助于斜槽、气垫导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等来达到实验目的和控制实验条件。 实验目的:验证动量守恒 物理量的测量 在一维碰撞(碰撞前后物体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情况下,令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如果速度的方向与设定的坐标轴的正方向一致,取正值,反之则取负值。测出m1、m2,v1、v2,v1'、v2',若m1v1+m2v2=m1v1'+m2v2',那么碰撞中动量守恒。 数据分析 v1 m1 m2 气垫导轨 碰撞滑块 光电门 L 挡光条 导轨水平 实验器材: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方案一: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2.实验原理 (1)质量的测量:天平称量出滑块质量m1,m2 (2)速度的测量: 利用公式 测出碰前m1的速度v1和碰后m1的速度v1 和m2的速度v2 Δx—遮光条宽度 Δt—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3)利用加重物来改变滑块的质量 方案一: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4)不同碰撞情况的实现: 方案一: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3.实验步骤 (4)使两滑块依次发生上图三种碰撞情况,计算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 (1)用天平测量两滑块的质量m1、m2,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 (2)安装光电门,使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约为50cm。 (6)整理实验仪器,数据处理,寻找守恒量。 (5)改变滑块质量,重复步骤(4)。 (3)导轨通气后,调节气垫导轨水平,使滑块在气垫导轨上保持不动或。 方案一: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4.注意事项 (1)保证是一维碰撞。 (2)气垫导轨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现代化教学仪器。切忌振动、重压,严防碰伤和划伤,绝对禁止在不通气的情况下将滑行器在轨面上滑磨。调整水平时注意利用水平仪。 (3)由于碰撞的情形很多,猜想的不变量只有在各种方案中都不变才能符合要求,成为实验结论。 (4)考虑到速度的矢量性,记录数据时应规定正方向。若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则速度取正值,若速度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反,则取负值。 方案一: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5.误差分析 (1)碰撞可能不是精确的一维碰撞。 (2)碰撞中其他力(例如:摩擦力、空气阻力等)的影响带来的误差。 (3)测量和读数的准确性带来的误差,实验中应规范测量和读数,同时增加测量次数,取平均值,尽量减小偶然误差的影响。 方案一: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mA>mB , 运动滑块A撞击静止滑块B。 两静止滑块被弹簧弹开,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运动滑块A撞击静止滑块B,撞后两者粘在一起。 弹性碰撞架 mAv1=mA·v2+mBv3 mAv=(mA+mB)v共 0=mAvA-mBvB 方案一: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实验装置 斜槽(末端水平) 两个小球 复写纸 白纸 天平、刻度尺、重垂线 方案二:用平抛演示仪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h 斜槽末端切向水平 为防止A球反弹, m1>m2 落点确定: P M N O m1 m2 实验原理 圆心即为小球平均落点 测出碰撞前后各球落点到O间的距离xOP、xOM、xON, 各球空中运动时间均相同,设为Δ t,可得速度为 测出小球落点的水平距离可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计算出小球的水平初速度。 本实验设计思想巧妙之处在于用长度测量代替速度测量。 方案二:用平抛演示仪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