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77416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17张PPT)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391177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1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课前回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背 景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经过及结果 第一阶段: 签订《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第二阶段: 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趁火打劫: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150多KM2领土 影 响 1.政治上:中国丧失更多领土和主权 2.经济上: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3.总之,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1851年-1864年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一)原因 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内部原因: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的矛盾日益尖锐;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根本原因 (二)准备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失意书生萌反心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851年: 1853年: 1856年: 1864年: 阅读教材14—17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找出1843~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事件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和西征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人物: (2)时间: (3)地点: (4)建号: (5)军队: (6)意义: (一)发展历程 洪秀全 1851年 广西桂平县金田乡 太平天国 太平军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1.金田起义 2.永安建制 西 王 南 王 北 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石达开 杨秀清 洪秀全 天 王 翼 王 东 王 意义: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想一想:天王和东王在运用权力方面会出现什么问题? 争权夺利 说明了这个新生的农民政权一开始就依照旧的封建制进行内政建设。 3.定都天京 (1)概况: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意义:标志着天平天国和清朝对峙的局面形成 4.北伐和西征 (1)北伐:逼近天津,全军覆没 ———目的:推翻清政府 (2)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目的:扩大地盘,巩固政权 (3)意义: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天京事变的经过 5.天京事变 (1)原因: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2)经过: (3)性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4)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5)意义: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 6.天京陷落 曾国藩 李鸿章 华 尔 湘军 淮军 洋枪队 意义: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受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天朝田亩制度》 颁布时间 主要内容 实践情况 历史评价 天国前期(1853年) ①方案: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理想社会:有地同耕,有饭同食…… 消极: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难以施行 积极:①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②对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落后 (二)两个纲领 《资政新篇》 颁布时间 主要内容 实践情况 历史评价 天国后期(1859年·洪仁玕) 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与文化 未能施行 消极:没有反映农民当时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具有空想性 积极: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三、太平天国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