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弱国无外交 落后就要挨打 外交新篇章 学习内容: 一项政策树形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材料2:坚持独立自主,实质上就是要坚持中国人民根据自身利益和国情所选定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内外政策,坚持由自己解决内部事务,走自己的路……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进行有效的经济建设,还需要几十年的长期努力,因此,我们需要和平,时间越长对人民越有利。 ———刘华秋《中国的外交政策》 任务一: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选择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唯一政府)自主(走自己的路)和平(利建设、人民心声)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建国初期建交国列表 思辨:“一边倒”是否违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并不违背。 相反,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个原则理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印度要求:保留英国与旧中国关于西藏问题达成的不平等协议和条约。 抗美援朝战争也引起了印度等国家的恐慌。 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任务二: 影响/地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日内瓦会议露锋芒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亚洲国家应该互相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而不互相干涉内政;应该以和平协商方法解决各国之间的争端,而不使用武力和威胁;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各国之间的正常的经济和文化关系,而不容许歧视和限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亚洲国家避免新的殖民主义者利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空前灾难而获得和平和安全。 — 在日内瓦会议上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发言 195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巩固了中国南部边界的安全。 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个年轻的红色外交家率领着一批更年轻的红色外交家” 一个方针促合作:求同存异 任务三:1.根据发言回答,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观点推动会议进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说说这个观点带来了什么影响? 我们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的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 — —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955年4月19日) “求同存异”的方针 共同的经历和任务 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小拓展:万隆精神 一位伟人受敬重:周恩来 新增建交国数 任务四:根据下面的年代尺,列举周恩来在建国初期在外交成就。 测评: 测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