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78932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复习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32541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二,复习,PPT,25张,课件,危机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 中国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复习目标 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两大主题 两大主题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两个阶段 经济近代化探索、制度近代化探索。 两大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六大事件 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空概念 19世纪60年代 洋务运动 日本 明治维新 1894年 甲午中日 战争 1895年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1898年 列强瓜分 中国狂潮 戊戌变法 器物变革 制度变革 1900年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1901年 《辛丑条约》 完全陷入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民族危机的加剧 民族危机的加剧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抵抗派 重要人物 洋务派 维新派 谭嗣同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 、“求富”的旗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摆脱内忧外患、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经济 军事 教育 创办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地位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安庆 最早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上海 最大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福州 远东第一大船厂 创办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地位 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上海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1876年 开平煤矿 李鸿章 唐山 1893年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武昌 1893年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汉阳 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洋务运动 京师同文馆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军工与民用企业 北洋、南洋、福建 三大水师 边疆危机 1865-1877年,阿古柏入侵新疆 1871年,沙俄占领伊犁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是1894—1895年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这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纽约时报》评论 《马关条约》 内容 危害 割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 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赔款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加重百姓负担,加深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 开埠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陆 设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瓜分狂潮 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战后,三国干涉还辽,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图中以熊代俄国,犬代英国,蛙代法国,鹰代美国,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