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80417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 空气综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07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1580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初中,科学,华师大,七年级,下册,期末
  • cover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 空气综合 一、单选题 1.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20世纪50年代的315 ppm升至21世纪初的370 ppm。下列可能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过快增长 B.植被遭受破坏 C.全球气温升高 D.野生生物灭绝 2.现在大力保护大气臭氧层,原因是臭氧层能够吸收(  ) A.二氧化碳 B.紫外线 C.红外线 D.以上都不对 3.下列现象或原理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吸管喝水 B.吸盘式挂钩 C.覆杯实验 D.千斤顶 4.“道路千万条, 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若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小车发生剧烈冲撞后,安全气囊中会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为(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5.下列关于大气层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层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约占78.1% B.大气层从低到高依次是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C.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D.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植被被大量破坏 6.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大量白雾 D.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使木条复燃 7.我们在做“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把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放入A、B、C三瓶氧气中燃烧。A瓶中看到了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瓶中看到了火星四射,C瓶中出现了明亮的白光。则对此实验的推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为硫,并且A瓶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乙物质为铁,B瓶中会产生一种白色的固体 C.丙物质可能为木炭,同时C瓶中会生成一种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在AB瓶中还得加入一些细沙或少量的水以保护集气瓶 8.对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的实验中,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现象是石蕊试液变红 B.该实验中产生了一种物质———碳酸 C.该实验可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 D.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色 9.如图所示,向盛有某种液体的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液体发生了明显变化。烧杯中盛放的是什么呢?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澄清石灰水;乙同学认为:可能是蒸馏水;丙同学认为:可能是紫色的石蕊试液。你认为三位同学提出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甲、乙和丙 10.下列有关 CO2的性质实验中,无明显变化的是(  ) A. B. C. D. 11.有三组气体:①氧气和二氧化碳;②氮气和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可选用同一方法鉴别它们的是(  ) A.通入水中 B.闻气体的气味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通入澄清石灰水 12.氧气是一种性质活泼的气体,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13.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 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应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C.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厨房燃气泄漏,不要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14.如图所示,等体积的两个集气瓶内充满了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点燃使其充分发生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  ) A.只有甲瓶中有水流入 B.只有乙瓶中有水流入 C.甲、乙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