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84315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348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中考
  • cover
2023年扎兰屯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二 语文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4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选出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拭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请将姓名与考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 连翘(qiào) 虔诚(qián) 格物致知 摸肩接踵 B.贮藏(chǔ) 褶皱(zhě) 不言而喻 无精打彩 C.呜咽(yè) 褴褛(lǔ) 屏息凝神 一代天娇 D.惆怅(chàng) 不辍(chuò) 轻歌曼舞 旁逸斜出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个别媒体为博眼球,故意歪曲事实,所报道的内容与真实情况大相径庭,这种现象亟待整顿。 B.秋高气爽的日子,登上潭溪山,极自远望,入目皆是络绎不绝的山丘和缥缈的白云。 C.实验中学举行中考誓师大会,初三年级全体师生齐聚操场,少年的誓言声声震耳,气冲斗牛。 D.朱光潜在创作《无言之美》时,从各种艺术中信手拈来许多生动的实例,显示出他在美学领域的深厚造诣。 3.选出对下列语法知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最后消散无踪。在炊烟的呼唤下,人们从山间、田里、河畔顺着村道走回来。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难怪中国古代文人无论桀骜还是恬淡,无论身归山野还是向往庙堂,在诗句中总会提及炊烟,悄悄地织构美好。比如陶渊明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范成大有“指点炊烟隔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蔡襄有“孤舟横笛向何处,竹外炊烟一两家”……炊烟就是人,就是家。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 A.“一张、雾霭、恬淡、向往”的词性分别为数量词、形容词、形容词、动词。 B.“薄雾轻笼、淡淡蓝蓝、细腻烟雾、织构美好”分别为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一句的主干为“烟囱冒出烟雾”。 D.“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是假设复句。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树树海棠,枝枝红梅,在雨中绽开或红或粉的笑颜,细雨滋润后的锦官城,穿越千年光阴而来,将春的信息写在枝头、湖畔,似乎在向踏春者招手。 ②亭南,鹭雁飞掠,鸳鸯戏水,一壶清甜的暖茶入胃,即便不懂诗的人们,也会一不留神滑入那些瑰丽多姿的唐诗意境。 ③春日的雨,笼盖住湖边的桃红柳绿,用温情的方式催促它们成长,让这些花花草草在雨中更加青翠欲滴。 ④邀上三五好友,在湖畔寻一茶亭坐下,梨花枝头白,树下盖碗绿,真乃人生一大惬意之事。 ⑤在成都赏雨,真有诗和远方的感悟。 A.②⑤③①④ B.③②①④⑤ C.③①④②⑤ D.②④③⑤① 5.古诗文默写。(8分) 远方是脚的方向:王维远赴边地看到了“大漠孤烟直,(1)_____”的雄浑奇景;岑参征战塞外见到了“(2)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美景;王湾在北固山下遇到了“(3)_____,风正一帆悬”的美好景象;苏轼在黄州欣赏到“(4)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如水月色。 故园是心的归宿:杜甫笔下有“烽火连三月,(5)_____”的对亲人的挂念;辛弃疾笔下有“(6)_____? ”的喟然长叹;《木兰诗》中,有“木兰不用尚书郎,(7)_____,送儿还故乡”的辞官不就,眷恋家园生活。 6.名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