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286959

人文地理下册 5.2.2 富庶的四川盆地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18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1608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文地理,下册,5.2.2,富庶,四川,盆地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富庶的四川盆地》学教设计 一、课标解读 1.【课标】: 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2.【解读】: 该课标中,知识名词有: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特征、人文环境特征、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行为动词有:描述、比较。本课标建立在第五单元基础上,是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既能体现区域总体格局又能反映各自独特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地区。根据课标,重点把握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之间的联系,树立人地观念,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教材以鲜明的时空架构,勾勒出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其中一些地理和历史的核心概念,如区域、年代,一并呈现出来。本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以“区域”为核心,展现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色和差异。本课“南方地区”则以四个富有特色的区域(城市)为代表,体现了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逐步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观念。而本目“富庶的四川盆地”就是其中一个特色区域,介绍了四川盆地的盆地文化。重点是“盆地”,关键是“富庶”。探究这里为什么是“富庶之地”,为什么能成为“富庶之地”,归根结底还是与其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密切相关。因此,本目既是作为特色区域的典型,也是贯彻落实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意识和人地和谐观念的典例。 三、学情分析: 思维方面———虽然七年级学生已有近一个半学期的地理学习,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地图的阅读、观察与分析,对区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的描述,初步懂得“因地制宜”的区域经济发展原则等,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只会用图而不会找图,地图观察不到位等。再加上缺乏实际生活的体验和感官,建立和运用区域地理思维更是一个难点。 能力方面———七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欠缺地理思维的能力,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四、学科素养 序号 问题 解决问题思路 素养 1 四川盆地富庶的表现是什么? 感受四川盆地的富庶并整理富庶的表现。 区域认知 2 四川盆地种植业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图片和资料,分析四川盆地的自然和人文条件,知道富庶的原因。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3 从火锅的资料中,你发现了什么? 联系已学,分析区域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4 动物的生存现状,告诉我们什么? 联系所学,感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五、素养达成目标 1.关键知识:能够从各类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知道四川盆地的位置、自然 环境特点;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技能:掌握读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分析区域环境与生产、生活之 间关系的能力。 正确的地理价值观:初步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体会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六、学教重难点 重点:四川盆地富庶的表现和原因。 难点: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七、教学方法与策略 读图分析法、思维导图法、情境教学法 八、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阅读归纳法 九、学教过程 【课前活动】:一分钟你能做什么? 【新课导入:遇见四川】 学生观看视频《四川一分钟》。 教师提问:在视频中,你感受到了四川的哪些精彩?四川位于哪里? 承接:四川盆地,历来被称之为是富庶之地。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川盆地。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自然过渡,导出话题。) 【新课学习】: 一、走进盆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