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88001

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教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564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纲要,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
  • cover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化。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叙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经过及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欧洲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爆发。最终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一战后,战胜国以强权政治原则建立了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存在着诸多矛盾,而维护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国联由于制度缺陷,未能实现保证国际和平的目的。欧洲优势地位的动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美国和苏联的崛起,使得战后国际体系出现新的变局。 教学目标: 1、通过史料解读,分析地图,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 2、通过表格梳理,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过程。 3、通过史料研读, 分析一战的国际秩序的新变化,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背景及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 教学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背景及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 教学过程: 单元导入: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各国矛盾日益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并没有带来和平,反而埋下了新的战争隐患;另一方面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纪元,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出现,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情境一 一次意外: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战 1、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出示萨拉热窝事件漫画图,设问:指出漫画所描述的事件,并说明其人物、地点、影响等。 生: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师: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是偶发事件,战争爆发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2、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1: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 国家 英国 沙俄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14 2.6 6 16 1 38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3350 1740 1060 290 30 30 殖民地人口(万人) 39350 3320 5550 1230 1920 970 设问:指出德国在当时的世界地位,说明其潜在要求及对英德关系的影响。 生: 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超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但殖民地占有份额远远少于英、法。 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影响:德国与老牌殖民帝国的矛盾日益尖锐。 3、主要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师出示材料,学生思考探究。 材料2: 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陷于1866年前的政治卑微地位。 ———本哈第《我们的前途》(1911年4月) 设问:指出本哈第的看法反映的问题和背后的原因。 生: 问题:德国不再满足于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而要求成为世界帝国,夺取英国的殖民地。 原因:随着德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对外扩张的野心也急剧增强。 材料3: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这里指刚果)让出……希望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时有这样巨大的变更!———《泰晤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