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94679

2019--2022年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0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61301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9--2022年,地域,解析,原卷版,联系,高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2022年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0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一、单选题 1.(2022·上海·统考高考真题)上海东西向第二条交通大动脉———北横通道西段建成通车,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地道占比70%,这样的优点是( ) A.减少地质灾害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C.控制地面沉降 D.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答案】D 【详解】据材料“北横通道西段建成通车,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地道占比70%”可知,该交通大动脉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减少了对地面设施的影响,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D正确;大规模的地下工程建设,可能会增加地质灾害和地面沉降的风险,AC错误;北横通道西段建成通车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系较小,B错误。故选D。 【点睛】北横通道全长19.1公里,是上海第二条东西向交通大动脉,连接长宁、普陀、静安、虹口、黄浦及杨浦六区,西起中环北虹路立交,东至周家嘴路内江路,也是上海“三纵三横”“井”字形骨架性主干路网的组成部分之一 。 2.(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2005年和2015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交通圈域示意图(内圈为1小时交通圈,外圈为5小时交通圈,中圈为2小时交通圈)。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上海( ) ①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 ②吸引人口迁入,迅速扩大规模 ③增强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④强化服务功能,壮大第二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读图分析,长三角交通空间变化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有利于上海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①正确;上海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规模并不会迅速扩大,②错误,AC错误。区域间联系加强,会增强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③正确,即①③正确,B正确。长三角交通空间变化有利于强化上海的服务功能,壮大第三产业,④错误,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择B。 【点睛】 3.(2020·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交通发展迅速,与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的特点有( ) ①投资少,见效快 ②废气多,噪声大 ③用地省,客运量大 ④速度快,准点率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详解】与地面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在地下运行受外界干扰相对较小,道路通畅,地铁运行速度快,不像地面交通一样易发交通拥挤、误点,因此准点率高,④正确;位于地下,节省城市用地空间,用地省,运输效率高,客运量大,③正确;地铁建设需要在地下进行轨道、电力、用水等作业,工程量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①错误;地铁是电气化交通运输方式,产生废气少,对城市地面环境产生的噪音干扰少,②错误。C正确。 二、选择题组 (2022·湖北·高考真题)近年来,河南某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运力资源,推进全域公交,方便群众出行,让生活在偏远山区的群众也能够实现“出门见路、抬脚上车”,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将快递物流与城乡客运有机融合,构建全域公交和货运班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运营模式。如今,便民惠民、助推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正在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县为实现全域老百姓“出门见路、抬脚上车”,需要( ) A.增加公交发车频次 B.完善公交覆盖网络 C.开发移动购票程序 D.实行政府补贴票价 5.公交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可以( ) ①降低公交运营成本②提高公交使用效率③降低物流运输成本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该县建设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主要是为了( ) A.助力乡村振兴 B.促进物流发展 C.提高城镇化率 D.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4.B 5.C 6.A 【解析】4.本题考查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增加公交车发车频次只能使交通线附近的居民实现“抬脚上车”,与“出门见路”无关,A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