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95593

2022-2023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易错题分类练习--《地球与宇宙》(含答案)

日期:2024-05-3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5786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2-2023,地球与宇宙,练习,分类,错题,学年
  • cover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易错题分类练习--《地球与宇宙》 易错点1:对晨昏线的了解不够透彻,不能正确判断晨线和昏线,误认为晨昏线一定与经线重合 1. 读某半球日照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的自转方向可以看出,此图是_____半球的日照图。 (2)弧线ABC表示____线,其中弧线AB表示____线,弧线BC表示_____线。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在图上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图上昼夜半球的界线是_____线(晨、昏). 3. 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图中 ,晨昏圈上的_____(用字母表示)是晨线,在它的东边是____;在它的西边是_____(选填“白天”或“黑夜”)。晨昏圈上的_____ (用字母表示)是昏线,在它的东边是____在它的西边是_____(选填“白天”或“黑夜)..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则B处最有可能的是下列哪个国 家    。 A日本 B英国 C 巴西 D美国 4. 读图,回答问题: (1) 晨昏线是一条_____的分界线。 (2) 图1中,晨线是_____,昏线是_____;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图2中晨线是_____,昏线是_____。 (3) 图2的A、B、C、D四地中,处在白昼的是_____,处在黑夜的是_____,处在晨线上的是_____,处在昏线上的是_____。 (4) 地球上由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主要有:①_____;②_____。 易错点2:不理解杆影长度变化与太阳高度的关系,不会分析太阳高度随时间,纬度,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5. 在杭州西湖,从1月1日到12月31日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 ) A. 先变大,再变小 B. 先变小,再变大 C. 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D. 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 6. 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甲图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乙图为不同季节杆影长度的变化。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 (2)从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朝向可以判断,他处于_____半球。 (3)据图甲,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_____,太阳高度角最_____。 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A、B两地,处于白昼的是_____。 (2) 图1中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某一天的正午杆影长度可能为0的是_____地。 (3) 当地球运行到图2中的_____(选填数字序号)处时,嵊州地区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2,该日地球位于图1所示公转轨道中的_____(填序号)位置,这一天太阳直射_____。图中A地将迎来_____(填“黎明”或“黄昏”)。 (2)如图3,厦门(24.5°N,118°E)湖滨中学科学兴趣小组观测发现,在正午阳光照射下,树影朝向偏_____(填“北”或“南”)。 (3)一年中当正午树影最长时,厦门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且比A点的白昼时间_____(填“长”或“短”)。 易错点3:不了解月相的形成原理,不会判断上弦月和下弦月 9. 唐代诗人李白的七绝《峨眉山月歌》中这样写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中所描述的月相是( ) A. 蛾眉月 B. 上弦月 C. 满月 D. 下弦月 10. 根据图中的四个月相(打斜线部分表示月球的阴影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月相的名称分别是:A_____ B _____,C _____,D _____ 。 (2)、从初一到十五,这四个月相按先后出现的次序是: _____ (3)、某同学计划在正月初一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若他希望你给他一些建议,则你想首先给他怎样的建议呢 _____ 11. 如图甲为地球与太阳光线相对关系示意图,地球旁的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黑点为北极,圆形虚线表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A、B、C、D分别代表四个不同时间月球的位置。如图乙是四种月相的示意图。《枫桥夜泊》中,诗人张继描述的“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