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95631

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百年孤独节选课件(共39张PPT)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8744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新教材,节选,必修,选择性,编版,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11 百年孤独(节选) 语 文 内容索引 预习梳理与积累 研习讨论与鉴赏 练习思考与运用 预习梳理与积累 预习助读 【认识作者】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47年考入波哥大大学法学系。1948年因内战辍学,从事新闻工作。20世纪60年代是马尔克斯创作的辉煌期。1967年发表代表作《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7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 马尔克斯的著名作品除《百年孤独》外,还有短篇小说《第三次无可奈何》《格兰德大妈的葬礼》,中篇小说《枯枝败叶》《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长篇小说《恶时辰》《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了解背景】 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百年孤独》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都写得淋漓尽致。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百年孤独》中弥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可是外来文明以一种侵略的态度来吞噬这个家族,于是他们就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文明世界中持续着“百年孤独”。 【故事梗概】 《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马孔多,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历史。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他的表妹乌尔苏拉私自结婚,离家出走,来到了马孔多,带着一批人垦荒耕种,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大批外来移民迁来,外国资本侵入,政府派来镇长,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人便灾难不绝。他们的第七代是一个长猪尾巴的婴儿,刚出生就被蚂蚁吃掉。马孔多也被一阵飓风刮得无影无踪。 这是一部奇书,作者虚构的马孔多,是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缩影。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领人们开辟马孔多,起初只有二十多户人家,他们过着世外桃源式的生活。自从吉卜赛人到来,乌尔苏拉发现向外的通途以后,马孔多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一批批移民来临。吉卜赛人带来了火车、电灯、电影等使马孔多人惊讶不已的外部文明,从此它就失去了平静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段历史显然暗示16世纪前后拉丁美洲的变化。小说中还写到,政府派来了镇长和警察,镇长玩弄选举骗局,在自由党反对保守党的过程中,奥雷里亚诺发动了32次起义,都被政府军镇压,他的17个儿子都被杀害。 他的一个儿子曾经接管他在马孔多的权力,在镇上胡作非为,随意杀人,就像拉丁美洲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凶残的统治者。小说中还写到美国公司到马孔多开办香蕉园,掀起了一阵“香蕉热”。他们在这里作威作福,大发横财。随之而来的是经济衰退和劳资矛盾的激化,香蕉工人大罢工,政府派军队来镇压,三千多名工人的尸体被火车拉走,扔进了大海。事后,政府却矢口否认。美国人一走了之,被糟蹋得破败不堪的马孔多却难逃最后毁灭的命运。这些事情虽经作家艺术处理而已经变形,却是哥伦比亚历史上确曾发生过的事实。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马孔多的历史,就是哥伦比亚的历史,拉丁美洲的历史。 作者在描写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的百年历史时,把历史和生活构想为循环反复的过程。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一代害怕生育猪尾巴怪胎,经过六代人到第七代果然出现了长着猪尾巴的婴儿,完成了一次大循环。马孔多从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