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95720

备战高考专题1 质点的直线运动【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58705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备战,高考,专题,质点,直线,运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高考专题1 质点的直线运动解析 1.如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质量为M0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0,输出电压为U0,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输出电压为U,则该同学的身高和质量分别为(  ) A.v(t0-t),U B.v(t0-t),U C.v(t0-t),(U-U0) D.v(t0-t),(U-U0) 答案:D  解析: 当没有站人时,测量仪的空间高度为h0=,U0=kM0,站人时,测量仪中可传播超声波的有效空间高度h=,U=kM,故人的高度为H=h0-h=,人的质量为m=M-M0=(U-U0),选项D正确. 2.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答案:BD  解析: 设f=kR,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g-f=ma,而m=πR3·ρ, 故a=g-,由m甲>m乙、ρ甲=ρ乙可知a甲>a乙,故C错误;因甲、乙位移相同,由v2=2ax可知,v甲>v乙,B正确;由x=at2可知,t甲f乙,则W甲克服>W乙克服,D正确. 3. 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由Ek=mv2可知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设加速度为a,初速度为v,则末速度为3v.由速度公式vt=v0+at得3v=v+at,解得at=2v;由位移公式s=v0t+at2得s=vt+·at·t=vt+·2v·t=2vt,进一步求得v=;所以a==·=,A正确. 4.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 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斜面.一辆长12 m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23 m/s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4 m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38 m,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4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0.44倍.货物与货车分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cos θ=1,sin θ=0.1,g=10 m/s2.求: (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制动坡床的长度. 图1 解析: (1)设货物的质量为m,货物在车厢内滑动过程中,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受摩擦力大小为f,加速度大小为,则 f+mgsin θ=m f=μmgcos θ 联立以上二式并代入数据得=5 m/s2 的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 (2)设货车的质量为M,车尾位于制动坡床底端时的车速为v=23 m/s.货物在车厢内开始滑动到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s0=38 m的过程中,用时为t,货物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s2.货车受到制动坡床的阻力大小为F,F是货车和货物总重的k倍,k=0.44,货车长度l0=12 m,制动坡床的长度为l,则 Mgsin θ+F-f=Ma2 F=k(m+M)g s1=vt-t2 s2=vt-a2t2 s=s1-s2 l=l0+s0+s2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 l=98 m. 5.[2016·全国卷Ⅰ]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图像如图1 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 图1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