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95991

纲要(上)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课件(4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63603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经济
  • cover
(课件网)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北洋政府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 1912年 1916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1928年 1916—1927年,由于一个强权人物的消失产生了离心力,令国家陷入杂乱无序的状态。军阀为了权利和自我扩张而互相攻伐,毫无理智、逻辑可言,造成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 ———陈钦《北洋大时代》 1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2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3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4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目 录 落入革命果实落入袁之手 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的软弱、缺乏实力 立宪派、旧官僚的拥护 对 清:逼宫退位 对革命派:迫孙让位 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探究:落入袁世凯革命果实的原因 面孔1 黑暗时代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复辟帝制 (1)独揽大权 1912.3 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3.11 解散国民党 1914.12 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1914.05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1913.3 制造“宋案” 二次革命 镇压二次革命 【知识链接】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是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于1913年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的武装革命。“宋教仁案”的发生,对于国民党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孙中山也抛弃对袁世凯的幻想,力主武力讨袁。然而,即便在国民党内部,妥协的声浪也占据主流。袁世凯此时也在加速内部部署,他相继与英、法等五国银行签订借款合同,以扩充军备;又免去了反对贷款的李烈钧等人的职务。在袁世凯步步紧逼下,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总司令部,宣布江西独立,并通电讨袁。随后,江苏、安徽等地纷纷宣布独立。但这次革命前后只持续了不到两个月,除在江西、南京等地进行了短时间的抵抗外,其他地方大多是因国民党内部自行瓦解而崩溃的。孙中山、黄兴等被通缉,被迫流亡日本,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2)中日民四条约(1915年5月) “二十一条”分为五号,主要内容有: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等。 在日本胁迫下签订的“中日民四条约”,由《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及其附件与《关于山东省之条约》及其附件组成,是袁世凯政府与日方因“二十一条”多次谈判最终确定的修正案。 ◎由袁世凯签字的“中日民四条约” 【概念解析】“二十一条”与“中日民四条约” 1915年10月,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袁世凯率百官祭孔(1914.09) (3)复辟帝制 2、护国战争 (1)背景: 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②袁世凯称帝的行径,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2)进程: ①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 ②云南起义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③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