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316008

8.3青藏地区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中图版(北京)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4902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年级,地理,北京,图版,年中,2022-2023
  • cover
8.3青藏地区 1.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是 A.小麦和谷子 B.高粱和谷子 C.高粱和青稞 D.青稞和小麦 2.青藏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 A.青稞、油菜 B.葡萄、哈密瓜 C.玉米、大豆 D.青稞、小麦 某旅游团7月下旬准备到西藏地区旅游,旅行社宣传单提示: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棉衣;②准备遮阳伞、墨镜;③有心、肺、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或有外伤者不宜去西藏旅游;④带好雨衣等。据此完成3-4题。 3.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①———气温日较差大 ②———空气稀薄,光照强 ③———海拔高,气压较大 ④———早晚经常下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是(  )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B.二氧化碳浓度高 C.气温较低,没有病虫害 D.地势高,降水丰富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独特的一个区域,读“青藏高原略图”(图中阴影区域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完成5-7题。 5.暑假中如果有机会乘火车从临沂到拉萨进行一次雪域高原之旅,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及其原因是 A.熟悉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方便与当地广大居民的交流 B.带上棉衣或羽绒服—当地气候寒冷,气温日较差大 C.了解赛马、射箭、摔跤等信息—观摩藏族传统的那达慕节 D.查阅我国铁路运行图—西宁是陇海铁路沿线的必经站点 6.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给三江源地区带来的重要影响有 A.冰川不断消退 B.湖泊、湿地面积增加 C.野生动物数量增加 D.河流流量增加 7.雅鲁藏布江谷地是西藏重要的青稞产区,最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A.光照更强烈 B.平原面积广大 C.热量更充足 D.黑土土壤肥沃 8.青藏高原地区形成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是受什么因素影响(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经度因素 D.地形因素 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 读图,完成9-10题。 9.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炎热 10.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区,藏南谷地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其最大的优势是 A.纬度较低,交通很便利 B.地形平坦,交通较便利 C.地势较低,水热较充足 D.距海较近,水热较充足 11.雪山湖泊交相辉映,神奇的青藏高原令人向往,张家界某旅游团7月下旬准备去西藏旅游,旅行社宣传单提示:①早晚需穿着外套②准备遮阳伞、墨镜③高原红景天、百服宁(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西洋参含片④防晒霜。根据旅行社宣传单上的提示,选出属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①气温日较差大 ②空气稀薄,光照强 ③海拔高,缺氧 ④经常下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电视纪录片《第三极》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读下图完成12-14题。 12.青藏高原被蒼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 A.高寒 B.湿热 C.干燥 D.炎热 13.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 A.北高南低,山河相间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14.西气东输工程可以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状况,改善最明显的是( ) A.酸雨减少 B.沙尘减少 C.水土流失减少 D.泥石流减少 15.目前已建成的我国地势最高的一条铁路,被誉为“天路”的是( ) A.陇海线 B.兰新线 C.京广线 D.青藏线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川藏铁路连接成都和拉萨,途经康定、林芝,全长1629千米,计划2026年全线通车。铁路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坐火车仅需13个小时左右。下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和成都、拉萨气候资料图。 (1)川藏铁路中段穿越_山脉,横跨怒江、_、金沙江等大江大河。 (2)拉萨市因日照充足,有“_”之称,但夏无酷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