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19145

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7458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一章,三节,人口,容量,同步,练习
  • cover
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 ①二滩水电站库区移民前往成都平原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东北 ④广东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 B.人口素质 C.人口年龄 D.人口容量 3.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东北“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 ) ①华南妈祖文化②江南水乡文化③荒漠绿洲文化④华北平原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有一个国家,以不足世界2%的人口、世界0.25%的面积却创造了世界17%的财富。它,就是日本。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较高,主要得益于( ) ①资源丰富 ②科技发展水平高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居民生活消费水平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图为人口适度曲线图,当日本处于第Ⅲ阶段时,制约其适度人口数继续增加的关键因素是( )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体制 C.资源(土地、水等) D.科技水平 读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甲表示( ) A.资源种类 B.自然环境 C.科学技术 D.国家政策 7.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状况 B.人口素质 C.人口消费水平 D.科技发展水平 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增加 B.科学技术进步 C.消费水平提高 D.土地资源减少 9.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 A.提高科技水平,大力发展经济 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 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 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根据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 规划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 2000年~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 0.35%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 2300万人 2000~2010年常住人口增加 604万人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 3000万人 2010年常住人口 1961万人 10.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C.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D.人口基数较大 11.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 A.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1961万人 C.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 12.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所需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D.地域越开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与人口的合理容量呈正相关的有( ) ①地区开放程度 ②资源数量 ③科技发展水平 ④地区消费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关于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A.只会升高,不会下降 B.不会变化 C.只会下降,不会升高 D.具有相对的确定性和绝对的不确定性 15.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的文化水平 C.资源状况 D.人口生活消费水平 下图为某区域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据图可知,该地区( ) 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资源最多可以养活大约2000人 B.t2时期,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