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20673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768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 cover
北师大四下第六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运用“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求平均数的过程,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2.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能够运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数据的整体情况,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分析能力。 3.进一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平均数的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平均数可以反应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让老师猜一猜,你们的年龄都9岁左右对吗?身高都在130厘米左右,体重在55斤左右对吗? 生反馈 师:你们知道老师是通过哪个数学知识猜出来的吗? 预设:平均数。 师: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么来计算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平均数的课堂,了解平均数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平均数的求法。 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学习新知识往往从简单的事入手,现在我们来看环保小组利用周末收集的矿泉水情况。 请大家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图中的数据,说明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每人收集的数量是多少,谁最多,谁最少,请学生汇报。 学情预设: 预设1:横轴表示数量、纵轴表示姓名。 预设2:学生汇报每个人收集的个数,小明收集的最多,小亮收集的最少。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他们每人收集的一样多吗?你能想办法让他们每人收集的一样多吗? 2.小组探究、合作完成 自学提示:1.独立完成。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 2.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3.汇报交流、交流算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求平均数 师: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呢?你是怎样移动使每个同学的数量同样多的? 学情预设:(随着学生汇报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因为小红多,小兰少,小红给小兰1个,小明给小亮两个,这时候他们四个人矿泉水瓶的数量就一样了,都是13个。 师:为什么要这么给?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因为小红的多,小兰的少。这样能使他们同样多。 师:把多的给了少的,使得每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同样多,我们把这样的方法叫“移多补少” 板书:移多补少 师提问:仔细观察,在移补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总量没有发生变化,每份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这个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几个数的平均数。在本题中,13就是这四名同学收集矿泉水瓶数量的平数。 方法二:“先总后分”求平均数 师:刚才同学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了平均数,我们还可以怎样计算呢? 预设:要让更每个人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同样多,可以先把他们总数量求出来,再除以份数。 生汇报: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列式为(14+12+11+15)÷4=52÷4=13(个) 师追问:52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预设:52表示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的总数量,把总数平均分给4个人,就是平均分成4份,4表示总份数。 师小结:先把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总数求出来,是52个,再平均分给4个同学,4就是总份数,我们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得到了它对应的平均数,计算方法是总数÷总分数=平均分,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先总后分”。 板书:先总后分 师小结:我们用“移多补少”和“先总后分”的方法都得到了这四位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平均数。我们说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 4.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在例题中,我们求出了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瓶子,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平的实际数量吗?是真实存在实实在在的数吗? 预设:不是,有的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