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23068

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6075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
  • cover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一、单项选择题 1.贞观年间,一高僧为求取佛经西行4年,游历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终到达天竺。后 来.他的弟子根据其口述的沿途山川风貌和社会习俗,编纂成书。此书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齐民要术》 2.唐代舞蹈、音乐、雕塑吸收了波斯、天竺等外来艺术精华;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活动也多 受北方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这反映了当时(  ) A.善于学习和吸收先进文化 B.唐朝文化被外来文明所同化 C.外国文化比中国文化先进 D.北方游牧民族文化成为主流 3.杜甫《垂老别》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其中有“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描述。请问这场动乱是(  ) A.陈桥兵变 B.玄武门之变 C.安史之乱 D.藩镇之乱 4.“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鉴真“航东海”的目的是(  ) A.前往天竺取经 B.引进朝鲜音乐 C.进口新罗物产 D.传播中国文化 5.“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实行科举取士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6.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唐末黄巢起义 C.藩镇割据 D.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7.各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8.学习历史应学会区分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 B.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C.1125年,辽被金灭亡 D.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9.“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 A.宋璟 B.鉴真 C.松赞干布 D.魏征 10.武则天弘扬“贞观”引启“开元”,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开创做出了贡献。下列史实与武则天有关的是(  ) A.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B.发展科举、创立殿试 C.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D.重文轻武、分化事权 11.“589年,他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这里的“他”指的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元世祖 12.他在取经的过程中,还担任了翻译的工作,一人西行了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佛教中心(天丝)取得真经,并用了十七年的时间学会当时的各种学说,翻译佛典75部,13335卷,贡献量惊人。“他”的事迹可概括为(  ) A.黄巢起义 B.玄奘西行 C.派遣遣唐使 D.崔致远入唐 13.隋炀帝时期,开凿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有效地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该水利工程的中心在(  ) A.咸阳 B.江都 C.洛阳 D.余杭 14.唐朝时经济繁荣,下列符合史实的有(  ) ①出现了曲辕犁 ②创制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车 ③出现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④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七国之乱 B.王安石变法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 16.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