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25511

基础训练(二)高一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含解析)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541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基础,训练,高一,学期,语文,暑假
  • cover
基础训练(二)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姥(mǔ) 倡女(chāng) 红绡(shāo) 羽扇纶巾(guān) B. 罅隙(xià) 商贾(jiǎ) 守拙(zhuō) 周公吐哺(bǔ) C. 木讷(nà) 故垒(lěi) 钿头(diàn) 挥斥方遒(qiú) D. 百舸(gě) 樯橹(qiáng) 嘲哳(zhā) 乍暖还寒(huá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憔悴 舞榭 霹雳 鼓瑟吹笙 B. 鹿寨 阴蔽 呕哑 仓惶北顾 C. 薄壁 次第 霓裳 封万户候 D. 寥廓 发髻 慰籍 青溟浩荡 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李罗堂前 排列,分布 B. 秋月春风等闲度 无端,平白地 C.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流风余韵 D.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不平凡,不寻常 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君翻作琵琶行 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③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④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5. 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的一项是( ) A.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B.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C.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D.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6. 下面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后从乐府发展为古诗的一体,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也多变化。 B. 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宋·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 C. 元嘉:宋文帝刘义隆庙号。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D. 青衫:黑色的单衣。唐代八品、九品文官服色为青黑色。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7.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丞相,是国家副职。 , , , , , ,从这个角度讲,丞相也是皇帝的大管家。 ①祭祀时重要的仪程是宰杀牲牛, ②丞是承,相是辅,相从木和目,也含着省察的寓意, ③丞相也被称为宰相, ④以目观木,可察山川地势的风向, ⑤在古代,王族和望族最重要的家事是祭祀, ⑥“象征这一意义,当时替天子诸侯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钱穆), A.②③④⑤①⑥ B.②④①⑤⑥③ C.②④③⑤①⑥ D.②④③①⑤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了一种时尚文化,(),使人们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了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_____,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游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_____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独色成为一效共识,一批文化底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光、淄博琉璃、潍坊风等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已经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土文化正_____地走向世界。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_____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c.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9.依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