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37611

六年级上册1.2《宪法是根本法》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4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45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六年级,上册,宪法是根本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六年级及上册第二课《宪法是根本大法》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2.懂得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二、教学重点 知道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了解宪法和其它法律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搞清楚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四、课前准备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法制是法治的保证,法律是法制的前提。据统计,我国有一千多部法律法规。最近在法律大家庭里发生了争吵,我们看看去。 2.《四法争位》 民法:我规定了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我应该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刑法:我是专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律,我应该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我是制定各种法律的基础,我应该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立法法:我是一部管立法的法律,我应该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3.师:究竟哪部法律才应该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是它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板书课题: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二)活动一:读懂“法律树” 1.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很多法律,这些法律与宪法的关系,有人画了一棵大树做比喻,我们来看看这是一颗怎样的大树。 其他还有:①宪法和其它法律是父子关系。宪法是父亲,其它法律都是他的儿子。②“树干”代表的是“宪法”,“树枝”代表的是一个类别的法律,“果实”代表了众多的具体法律。 2.梳理小结: 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三)活动二:宪法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 1.开国领袖毛泽东说: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读一读“活动园”,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宪法是根本大法。(出示18页活动园内容) 2.以上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一规定反映了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 生1:以上三部法律都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8个字。 生2:这一规定反映了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3.梳理小结: 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4.连线题:把下列宪法的条款与普通法律对应起来。 (四)活动三: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1.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如果抵触了会怎么样?我国曾经有部法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后来被撤销了,我们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过程 1982年,国务院发布《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将乞讨者和“其他露宿街头生活无着落的人”列为收容遣送对象。 199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城市遣送工作改革问题的意见》,将收容遣送的对象扩大到三证(身份证、暂住证、务工证)不全的流动人员。 2003年,孙志刚事件发生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由于该行政法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抵触,当年5月14日法学博士俞江、腾彪等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建议审查该法规,6月22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381号国务院令,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就此废止。 2.思考:《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为什么会被废止?这说明什么? 生1:《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抵触,所以被废止。 生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如有抵触,必须修改或撤销。 (五)活动四:争做“宪法小卫士” 1.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