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38967

【苏科版新八年级物理暑假辅导课(自学)必备】第17讲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5-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64064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版,矫正,视力,眼球,照相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讲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了解照相机和眼球的基本成像原理 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 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照相机与眼球 1、照相机的构造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机壳相当于暗室。胶片以透明塑料为基片,上面涂有感光材料。 (3)调焦环:可以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像距),在胶片上形成清晰的像。 (4)光圈环:可以控制从镜头射入光线的多少,光圈上标的数字越小,光圈越大,进入镜头的光就越多。 (5)快门:可以控制曝光时间,数字表示曝光所用时间(单位是秒)的倒数。 2、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的光经过镜头后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眼球就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来自物体的光通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经视神经传输到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从而看见物体。 构造:由睫状体、角膜、晶状体、瞳孔、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部分构成,如图所示。 (2)视物原理: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这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入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物体了。 (3)看近处与远处物体时眼睛的调节变化 比较项目 看近处物体 看远处物体 睫状体 收缩 舒张 眼部肌肉 张紧 松弛 晶状体 变凸、变厚 变长、变薄 焦距 变小 变大 眼球折光能力 变强 变弱 能够看到最近点或最远点 距离眼睛10cm左右 无限远处 二、视力的缺陷与矫正 1、近视眼:近视眼是指眼球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产生远距视物模糊。所以近视眼的远点不在无穷远处,而在某个有限距离处,近视眼的进点也比正常眼近,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25cm。 (1)特点: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原因:近视眼晶状体比正常人眼睛要凸一些,晶状体折光能力强。远处来的平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面,而在视网膜上是一个光斑了。 (3)矫正方法:配戴适当的凹透镜做眼镜,使远处来的光先发散后再进入眼睛,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可矫正近视眼视力。 2、远视眼:在完全静止的调节状态下,由远距离(指5米以上)目标投射的光线,集合在视网膜之后。这种反常的屈光状态称为远视眼。远视眼的近点比正常眼远些。远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25cm。 (1)特点:远视眼只能看见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2)原因:晶状体比正常人要凹一些,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变弱,远处来的光线会聚点在视网膜后。①眼轴过短如小眼球;②眼轴正常而屈光系统的屈光力过弱,如角膜的弧度过平以及屈光指数偏低等。 (3)矫正方法: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使像前移在视网膜上了。配戴适当的凸透镜做眼睛,可矫正远视眼的视力。 考点一:照相机成像 例1.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 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要使胶片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后缩就可以 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正立的 【答案】A 【详解】A.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要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二倍焦距, 此时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正确; B.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要使胶片上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照相机靠近物体,同时要增大像距,镜头前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