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42079

中职历史高教版第27课 精湛的古代工艺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152381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职,历史,高教,27课,精湛,古代
  • cover
(课件网) 素胚勾勒出青花 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 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 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 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 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 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 … … … … … … … 青花瓷,色泽清新,纹饰优美 ,意境深远。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 ;一件件瓷器,就是一个个故事。它浸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也走出了国门,影响了世界。它代表着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辉煌成就,让国人自豪,让世界尊敬。 第27课 精湛的古代工艺 china   观赏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 ———十八世纪法国赞美中国瓷器的诗 古代的陶瓷业 制陶业的发展历程: 原始时代: 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唐朝: 彩陶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黑陶、原始青瓷工艺精湛。 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独特的美术陶制品“唐三彩”风行一时 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东汉: 唐代 唐宋 清代 古代的陶瓷业 釉色光亮、质地纯净的青瓷 (1)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2)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南青北白); (3)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1)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闻名天下; (2)“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1)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 (2)雍正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1)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是瓷土,即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乡高岭村而得名); (2)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则需要 1300℃的高温才能烧成;   (3)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瓷器则多施釉; (4)陶器无半透明性,敲击声低闷;瓷器半透明,敲击声清脆。 大家来鉴宝 彩陶人面鱼纹盆 黑陶镂孔高柄杯 “越窑类冰,……越窑类玉” ———唐·陆羽《茶经》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盏托 唐代·秘色瓷八棱净水瓶 唐代·邢窑白瓷罐 定窑 钧窑 龙泉窑 景德镇窑 耀州窑 汝窑 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 河北定窑瓷器 河南钧窑瓷器 海上丝绸之路———瓷器之路 “南海一号”古沉船 “南海一号”上出土的瓷器 元———青花瓷 粉彩瓷器 陶瓷业的发展体现了社会怎样的变化? 技术水平提高了; 审美能力提高了;  创新意识提高了; 生活多彩了,社会进步了…… 讨论: 青花瓷 黑陶 上古时代 西周 汉代 发明丝织技术学会养蚕缫丝 唐代 宋末元初 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的称号 出现缂丝技艺 棉花向内地传播,革新棉纺织技术、工具 纺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明代 棉布成为广大民众主要衣料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陶纺轮、骨梭、骨针、骨锥,是简单的纺织工具。 仰韶文化半个蚕茧 材料:传说嫘(lei)祖(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始教民育蚕,制丝茧以供衣服”。 1926年,我国考古学者在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半个人工割裂的蚕茧标本。茧长1.52厘米,茧宽0.71厘米,茧壳存留部分占全茧的83%。茧壳的切面平直且发光……是被人工割过的……是家蚕而不是野蚕……是人工饲养家蚕的物证。 祭祀蚕神图 玉蚕 素纱禅衣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 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