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45587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检测卷(一)(含答案)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9984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文言文检测卷(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学 弈 《孟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词语。 ① 使弈秋诲二人弈 ( ) ② 通国之善弈者也 ( ) ③ 使弈秋诲二人弈 ( ) ④ 一人虽听之 (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 ②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_____。 ③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两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4.解释下列词语。 ① 问其故 ( ) ②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③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④ 孰为汝多知乎? ( ) 5.翻译下列句子 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 ②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_____。 ③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_____。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画龙点睛 张僧繇①于金陵②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③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④诞⑤,因⑥点其一。须臾⑦,雷电破⑧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晴者皆⑨在。 注释:①张僧繇(yóu):南朝梁吴(今苏州市)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②金陵:今江苏南京市。③每:常常,每每。④以为:认为。⑤诞:虚妄,荒唐。⑥因:因此,就。⑦须臾:一会儿。⑧破:击。⑨皆:都,全都。 7.结合注释,解释句子的意思。 (1)人以为诞,因点其一。 _____。 (2)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_____。 8.读文,我们知道张僧繇不点睛的原因是_____(用原文回答),点睛后的结果是_____(用原文回答)。从中看出张僧繇_____。 9.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画龙点睛”词语本意是_____,联系实际,你认为这个词语多用来指_____。 10.用“画龙点睛”写一句话: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学者有四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①。虽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②。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③。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 ①多:学得过多。 ②止:遇到困难停止不前。 ③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或失则多,或失则易:_____ (2)然后能救其失也:_____ (3)学者有四失: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_____。 13.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 _____。 课外阅读。 管鲍之交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①与鲍叔贾②,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尝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注释:①尝:曾经。②贾:做生意。 1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罢免) B.吾尝三战三走(逃跑) C.鲍叔不以我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