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48073

1.1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课件(共25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2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4374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七年级,地理,人教,学年,2022-2023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 3、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 目录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 地球仪 二 经线和经度 三 纬线和纬度 四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情境导入 猜谜语 日夜奔波不停,春夏秋冬出勤; 载七十亿客人,日走八万里程。 (打一自然物) 地球 地球,顾名思义,是“球”形的。不过人类对“球”形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1、人类对地球的形状认知过程 (主观猜测)天圆地方 (推测地球应为球体) 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 (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新课学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 卫星 照片 1.站的高 看的远 2.麦哲伦环球航行 3.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的拍摄的地球照片 4. 月食、月偏食 5.海边看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而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1)海边看到帆船的情况: 为什么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因为地球是球体 (2)登高望远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站的越高, 看到的地平圈越大 (3)月食时月面上的地影 月食时,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阻挡了太阳照射到月球上的光线,形状总是“弧形” “月 食” (4)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麦哲伦 依次经过: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回到西班牙 2、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 坐在赤道上 二、地球仪 1.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地球仪的表示方法: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地球仪的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北极 南极 纬线 经线 地轴 地球仪简易图 三、经线经度、纬线纬度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也叫子午线。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 北极:对着北极星方向,地球上的最北点 南极:与北极对应,是地球的最南点 1.纬线 (1)纬线的定义: (2)纬线特点: ②长度: ①指示方向: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N S 东 西 东 西 东 西 赤道长度约4万千米 长度约2万千米 长度约2万千米 长度0千米 长度0千米 东西方向。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③形状:除两极点外,均为圆形。 北 纬 N 南 纬 S 0° 15° 30° 45° 60° 90° 60° 45° 30° 15° 90° 75° 75° 北纬向北 度数增大 长度变短 南纬向南 度数增大 长度变短 (2)纬度变化规律: 北增北纬N 南增南纬S (3)南北半球划分 分界线:赤道0° 北纬北半球 南纬南半球 (1)纬度范围和标注: 0°-90° 北纬N、南纬S (1) 纬度 90°S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0° 30°N 30°S 60°S 60°N 90°N 北极圈66.5°N 南极圈66.5°S 南回归线23.5°S 北回归线23.5°N 赤道 北极点 南极点 (2)特殊纬线纬度 ①低、中、高纬度地区划分: 低纬度地区:0°~30° 中纬度地区:30°~60° 高纬度地区:60°~90° ②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 N S (2)经线特点: ①形状:半圆。 ②长度:长度相等。 ③指示方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