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71938

湖南省郴州市文郡未来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700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南省,第三次,解析,试卷,语文,考试
    郴州市文郡未来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之"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的思想暗合着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逻辑,其前提假设就是人性至善。正是这一人性假设才使得古代社会的乡规民约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得以德育人、以教化人成为可能。即使是亚里士多德,也将社会共同体归结为其成员对“善”的追求。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中华民族内在的、本质的性之善所化生而来的,这一本质性规定也是新时代一系列治国方略实施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基因中本有的"善"性,才能有效地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基于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要求人人要做到以德修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因素的凝炼,是基于人们对爱国、诚信、友善、公平、正义等价值的共同追求。"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相应",中华儿女对世界事物的积极态度、所持之善念是一致的,也能够明辨是非。正是基于对儒家思想中人性的理解与把握,人们才会积极维护尊老爱幼、一心为公、为民服务的公序良俗。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共有了血缘、地缘及精神的整体。血缘、地缘是中华民族维系的纽带,精神是其应有的生存状态。血缘表征着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地缘却意味着中华民族需要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是一个能够让人与人、人与社会愿意生存、愿意为之努力奋斗的社会。在这样一个共同体中,社会成员以个体自身的对他人负有责任般的至善人性共同维系着所属的地缘性社会结构,也可以说,对人性的把握,特别是人性至善的假设是共同体的形成的本体性根据。由文化基因中对人性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中西不同的发展模式。由人性至善而衍生的中华民族和平发展、和平崛起是大势所趋,更是中国之幸、世界之幸。 (摘编自李双龙《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儒家思想源泉》) 材料二: 乡村社区文化营造要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乡村文化营造是建立在对乡村文化资源深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乡村文化图景再造,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时间无限”来弥补“空间有限”。丰富乡村规划的空间尺度,放大乡村的可能性,重塑富有吸引力的乡村品格,重建乡愁记忆的精神家园,形成一种和谐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农村成为折射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容器和载体。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公共文化空间再造,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绝不是大拆大 建,而是公共文化体系的重塑。具体而言,一是盘活存量。脱贫攻坚期间,我国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全部农村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也基本实现了以城市为中心、以乡(镇)为支点、以行政村(社区)为触角等的多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一些偏远地区,基础文化设施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因而,盘活存量、用好农村现有的公共文化物质空间十分必要。二是调整置换。“以生产自然空间扩展、生活空间有效利用、生态空间功能发挥为抓手"。激活行政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宗祠、农民戏台、全民健身运动广场等,借助国家主导建设的农村“五大文化惠民工程”: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室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用活农村现有的公共文化物质空间。三是集中利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公共文化存量空间和可调整置换空间中,分类建设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党建文化“五位一体”公共文化精神空间体系。在达到文化公共性和共享性的目的同时,让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