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6393037
11.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护理(课件)《儿科护理》同步教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共12张PPT)
日期:2025-10-10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2246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张
儿科护理
,
12张
,
出版社
,
理工大学
,
大连
,
教学
(
课件网
) 任务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特点是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护理 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免疫因素的参与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病人体内由于病理性免疫所产生的抗血小板抗体,称为血小板相关性抗体(PAIgG),多为IgG。 PAIgG抗体不仅导致血小板破坏同时也影响巨核细胞成熟,使血小板生成减少;与抗体结合的血小板在通过脾时易在脾窦中滞留,增加了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清除的可能性。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急性型 儿童以此型多见,病前1-2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特别是病毒感染史。 起病急,常有畏寒、发热。 出血重:主要表现四肢、鼻腔 口腔、牙龈出血,也可出现广泛的皮肤、粘膜出血,可有紫癜、瘀斑,甚至形成血疱、血肿。 内脏出血:呕血、便血尿血、阴道出血 颅内出血: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瘫痪、紫癜、和淤斑,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出血广泛或出血量大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 常呈自限性,常在1~6月内缓解,少数转为慢性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二)慢性型 多见于学龄儿童。 起病缓慢,一般无先驱表现,出血症状较轻,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皮肤及粘膜瘀点、瘀斑及外伤后出血不止,鼻出血、牙龈出血,反复发作轻度脾肿大。 临床表现 1.血象 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形态多数正常。急性型发作期常<20×l09/L,慢性型多为30~80×l09/L,失血过多时可出现贫血。 2.骨髓象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 3.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和补体:80%阳性 4.止血凝血功能检查: 束臂试验阳性、血块收缩不良、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出血时间延长。 辅助检查 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其作用是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减少血小板抗体生成,抑制血小板与抗体结合,阻滞单核-吞噬细胞吞噬破坏结合抗体的血小板。 常用泼尼松 严重出血者冲击疗法静脉给药,症状缓解后改为口服 2.丙种球蛋白治疗 3.输注血小板和红细胞 治疗要点 1.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恐惧 与反复发作的出血有关。 3.潜在并发症 颅内出血、失血性休克。 4.有感染的危险 与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应用致免疫功能有关。 常见护理诊断 1.生活护理 休息与活动 出血不重,可适当活动,避免外伤,提供安全环境;出血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心情平静。 饮食 根据病情可选用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流食、半流食或普食。可进肉、蛋、禽、蔬菜水果、绿豆汤、莲子粥等。 护理措施 2.对症护理 预防出血 避免造成身体损伤的一切因素,如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预防脑出血:血小板低于20-30×109/L要嘱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通便、镇咳和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颅内高压 3.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监测血小板、出血时间等、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和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4.用药护理 严密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服用糖皮质激素,指导患者饭后服药,注意观察粪便颜色,加强个人卫生,防治各种感染。同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白细胞计数。禁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5.心理护理 向病患儿及家长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疾病的特点,通过避免诱因可减少发作,以缓解病人的焦虑,增强治病信心。增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措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校2024-2025学年电工基础与技能训练期中测试模拟卷(8)(含答案)(2025-05-29)
江苏省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校2024-2025学年电工基础与技能训练期中测试模拟卷(10)(含答案)(2025-05-29)
江苏省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校2024-2025学年电工基础与技能训练期中测试模拟卷(9)(含答案)(2025-05-29)
江苏省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校2024-2025学年电工基础与技能训练期中测试模拟卷(11)(含答案)(2025-05-29)
江苏省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校2024-2025学年电工基础与技能训练期中测试模拟卷(7)(含答案)(2025-05-2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