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00447

【学案】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10149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学案,纲要,2课,诸侯,纷争,变法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重难点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1.立足于时空观念,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相关史实,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增强华夏认同观念。 2.运用史料实证探究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各国变法的必然性,多角度对商鞅变法作出历史解释。 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通过史料实证比较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难点:多角度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知识梳理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一)政治:列国纷争 1.原因: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2.概况 (1)“春秋五霸”: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2)“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3)“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3.影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二)思想:华夏认同 1.时间:从春秋到战国。 2.表现 (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3.影响: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三)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 (1)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2)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2.工商业 (1)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2)货币流通广泛。 (3)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4)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四)变法运动 1.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2.目的:富国强兵。 3.结果: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4.代表:商鞅变法 (1)时间:始于公元前356年。 (2)主要内容 ①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②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③政治: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 (3)结果:商鞅被杀,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 (4)特点: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5)影响: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二、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一)孔子与老子 孔子 老子 地位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张 核心观念是“仁”,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朴素的唯物论: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追求天人合一。 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政治: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主要成就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