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03838

2022-2023 浙江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三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同步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5989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2023,学生,教师,练习,同步,特点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距今约5 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 (  )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在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且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B正确;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结论,A错误;材料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的结论,C错误;“精美玉器”不一定是玉礼器,D错误。 2.(2021·抚顺高二检测)“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孟子的话表明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是 (  ) A.井田制瓦解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B.诸侯王需随从周王作战和纳税 C.分封制崩溃使得良臣变为民贼 D.各国以开垦荒地来充实府库 【解析】选A。材料“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体现的是井田制走向崩溃,土地私有制产生;材料“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体现的是礼崩乐坏,因此表明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是井田制瓦解导致社会动荡不安,A正确;B是分封制下诸侯需要履行的义务,排除;C说法错误,良臣与民贼是一类人,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改变了称呼,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3.(2021·全国甲卷·T24)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解析】选A。据材料“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可知,老子主张在道德仁义缺失的情况下,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知,孔子主张学习西周礼乐规范,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老子与孔子针对社会变革提倡礼乐规范,反思西周礼乐文化,故A正确;依所学可知,老子与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故B错误;依所学可知,西周时期推行礼乐制度,故C错误;依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儒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故D错误。 4.(2021·辽阳高二检测)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 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 (  ) A.反对封建专制 B.主张学以致用 C.主张男女平等 D.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 【解析】选B。根据题干“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可知,顾炎武认为从个人的事,到天下国家的事,都是该学习的事情,凡与国计民生有关的东西都必须脚踏实地地去探究,这体现了其倡导博学多识、经世致用的实学,故B正确;题干未体现反对封建专制的主张,排除A;题干未体现男女平等的主张,排除C;材料未体现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的态度,排除D。 5.下表为先秦思想家的相关论述。 思想家 名句 出处 老子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 管仲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 孟子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 据此可知,我国古代 (  ) A.思想家关注民众政治权利 B.儒学逐渐占据正统地位 C.民本思想植根于历史传统 D.社会崇尚人文理性精神 【解析】选C。依据材料“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来看,先秦时期思想里已经包含民本思想,说明我国的民本思想有着深厚的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