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0545

高中语文 我的四季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615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语文,我的,四季,导学案,苏教版
  • cover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高中语文 我的四季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 教学目标 1. 懂得人生的艰辛,学会面对人生的困难,正确看待人生的收获,努力让今生无悔。 2. 学习本文化繁为简、比喻说理的构思与行文方式。 ● 重点、难点 重点: 透过形象化的叙述把握文章表达的哲理。 难点:凭借十八岁的经历,难以理解作者关于一生的思考。 ● 教学资源 张洁,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生于北京,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翌年加入中国作协。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革地上》以及《张洁集》等。张洁获意大利1989年度“玛拉帕尔帝”国际文学奖。她的《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获1979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祖母绿》获全国第3届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有一个青年》改编拍摄成电视剧播映,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张洁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散文创作致力于"爱"与"美"的探索和表现。张洁把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命名为"大雁系列",这一组"大雁系列"散文以一种轻松,自然,冷静的笔法出现在当时浸泡着泪水,呻吟着苦楚的文学之中,显得与众不同。这种不同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张洁的这组散文描写的重点转向了纯粹的人生层面,从而给被僵硬的政治话语束缚太久的当代散文园地吹来了一股清新,自然的风,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末散文创作中出现的状写人生的浪潮。二是张洁的这组散文充溢着一股强烈的苦难意识.张洁可以说是当代散文领域少有的一位直面苦难,咀嚼苦难并以苦难的本体形式感染着读者的作家。沿着第二条写作理念,张洁作了进一步的创作探索,随后出现的代表作品便是《我的四季》。以《我的四季》为代表,张洁这一时期的散文所表现的是通向理想人生的艰难跋涉,是处于生活困境中左冲右突的沉重感。它和随后出现的《过不去的夏天》一道,代表着张洁的散文创作主题已从情感和道德的范畴扩展到复杂丰富的社会生活领域. 3.《我的四季》教学PPT ●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借助ppt,教师导语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观看ppt ppt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走近作者 观看ppt ppt简介作者张洁,知识灌输。 ●解题,以“四季”比喻人生 听讲 讲解,准确把握题意。 导读课文 主导学生活动:速读春天部分。请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速读、概括、发言。 怀着希望,拼却全身的力气,耕种一块必得由自己耕种的不毛之地。展示ppt 主导学生活动:速读夏天部分。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我有过哪些痛苦?作者的态度又是什么? 速读、概括、发言。 1.缺乏外界的帮助。2.因“没有充分的准备”,而错失良机。3.遭遇理想破灭的痛苦。4.面对厄运,曾想过逃避。展示ppt 主导学生活动:速读秋天部分。面对“干瘪的谷粒”,我为何“疯人一样地大笑”? 阅读、思考、发言。 “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展示ppt 主导学生活动:速读冬天部分。提问:1.作者对“生命的黄昏”有何期待?2. 速读、思考、发言。 没有遗憾,没有哀叹和寂寞,人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切”。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