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1476

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张其斌

日期:2024-06-0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222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必修,第七,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张其斌
  • cover
学校:临清一中 学科:生物 编写人:张其斌 审稿:崔玉凤 第七章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有关基因频率方面的内容,反映了新课改在设计教材顺序时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生德育的培养。本节内容前与学生已经知道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还知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这些都是学习本章内容的重要基础。 2.教材的加工与改造 根据新教学理念的要求,我在设计过 程中对教材做了简单的处理,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部分,充分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基因频率的理解与应用。教学中配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从而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打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重点突出难点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掌握了自然选择学说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同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全面学习了遗传变异的有关知识,已经掌握了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对于生物进化的知识在初中的学习中也已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实际的事例,利用已有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交流、讨论,可以对未知进行探究,归纳出所要获得的知识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诸多流派,如综合进化理论、新达尔文主义、新拉马克主义、中性学说、骤变论等。引导学生对搜集和整理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的资料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比较,概括出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一是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二是从个体水平上升到种群水平。 问题探讨:把自己想像成虎体内的一个基因,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后代中拥有更多的拷贝呢?那就要表现得比其他基因优秀。怎样才算优秀呢? 通过拟人化的思考方式,调动学生兴趣,促进学 生积极的思考。利用已有知识,学生自然将进化、适应和基因这三个核心概念联系起来,基因频率的概念也呼之欲出。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第1课时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问题探讨 引导组织学生回答〖提示〗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对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贡献越大,拥有该基因的个体就可能越多。 思考讨论 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和物种基因库和基因频率计算基因频率思考与讨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该学说的基本观点,分析下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