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1502

必修三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010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必修,第三章,1节,植物,生长素,发现
  • cover
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生物 编写人:贾俊忠 审稿人:赵宏伟 第三章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教材分析 (1)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民教育-出卷网-)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本章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本节内容则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 (2) 生物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各种代谢活动及生殖发育能够严格有序的进行,需要各系统、器官及细胞的协调统一;生物体作为环境的成员,能够生存下来,需要自身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本节中的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 生长素的发现史渗透着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这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提供了基础。并且,利用胚芽鞘作材料还可以有许多新的研究内容,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科学的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知道生长素发现的过程。②领会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有关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②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③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④通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执着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四、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在于学生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因此学生对于生物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知识基础上,高二的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讨,通过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前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的有关实验,初步把握实验的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激素又称化学信使,在第2章中,已经认 识到激素可随着血液流到人体和动物体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那么,植物体能不能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呢?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问题探讨]呈现教材P46向着窗外生长的植株,引出问题,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1. 图中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2.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 3.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生长方向的改变 这种改变有什么适应意义 教师讲述:以上都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有密切的联系,而不同种的生物调节方式不同,植物是通过激素调节,动物则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用起主导作用。植物本身没有神经系统,但对外界刺激仍能发生反应,即具有应激性。植物对单向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叫做向性运动。如在单侧光的照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