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37941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同步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413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同步
  • cover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13.唐诗五首 同步训练 一、字词书写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皋( ) 薄暮( ) xǐ( )倚 驱dú( ) 采wēi( ) 崔颢( ) 千载( ) 燕然( ) 征蓬( ) 2.文学常识填空。 (1)王绩,字( ),唐代诗人。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 )”。 (2)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 ),号( )。与( )合称“王孟”,有“( )”之称。 (3)李白,字( ),号( ),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 )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4)白居易,字( ),晚年又称( ),唐代大诗人。有“( )”之称。代表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二、翻译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东皋薄暮望 ②徙倚欲何依 ③长歌怀采薇 ④使至塞上 ⑤单车欲问边 ⑥长河落日圆 ⑦仍怜故乡水 ⑧几处早莺争暖树 三、情景默写 4.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 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 (2)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了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它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个名句是:( ),( )。 (4)《渡荆门送别》中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的诗句是:( ),( )。 四、综合性学习 5.(汉川一模)综合性学习。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徽标(右)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节目中所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一方面运用舞蹈、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360度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嘉宾解读环节,让“冷”知识在“热”背景中复活。 (1)结合材料,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活”: ( ) “热”: ( ) (2)马腾同学想编辑一个诗集《金戈铁马———唐代经典边塞诗赏析》作为初中生活的特别纪念,请你从下列作品中推荐合适的篇目( )(至少四首,填写序号即可) A.崔颢《黄鹤楼》 B.岑参《逢入京使》 C. 杜牧《泊秦淮》 D.王翰《凉州词》 E. 杜甫《石壕吏》 F. 王维《使至塞上》 G.王昌龄《出塞》 H. 李贺《雁门太守行》 I. 杨炯《从军行》 J.夏完淳《别云间》 (3)《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以后,网友对其徽标赞声一片。请你说说徽标设计的妙处。( ) 五、诗歌鉴赏 阅读王绩的《野望》,回答下面的问题。 6.请赏析诗的颔联和颈联。 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崔颢的《黄鹤楼》,回答下面的问题。 8.诗的首联和颔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9.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回答下面的问题。 10.本诗首联交代了( )和( ) 11.赏析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2.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13.(孝感中考改编)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 )和此行的( );颔联、颈联写诗人出蜀漫游途中的风景,景象雄浑壮阔;尾联则用( )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 )的依恋之情。 14.欣赏诗歌需要“置身诗境”,进行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请描绘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