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38723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3177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1.“哈里发”意为“安拉在大地设置的代理人”,为阿拉伯帝国最高政治、宗教领袖的称谓。由此可知(  ) A.阿拉伯人全都信奉基督教 B.阿拉伯人以宗教向外扩张 C.哈里发是世俗政权的主宰 D.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 2.阿拉伯人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下列史实中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 ①阿拉伯商人在欧亚地区从事贸易 ②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 ③印度的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④哈里发成为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起源于印度,但却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向西方的,因此后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故③正确;④所述为阿拉伯内部事务,不能体现东西方交流,不符合题意,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3.世界中古史上符合下列特征的国家是(  ) Δ首都伊斯坦布尔 Δ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主宰 Δ控制亚欧之间商路,对东西方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奥斯曼帝国 4.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体制的建立(  ) A.与封建庄园的形成有密切联系 B.仿效了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 C.标志日本初步建立中央集权制 D.结束将军与武士的主从关系 5.吴于廑、齐世荣在《世界史》中说:“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不分宗教领域,不拘泥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这体现了阿拉伯文化的特征是(  ) A.融合与吸收 B.交流与改造 C.模仿与超越 D.传承与复兴 6.如图所示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泰姬陵,它具有典型的穆斯林风格,被泰戈尔称为“一滴爱的泪珠”。这种风格在印度受到推崇得益于(  ) A.突厥人建立德里苏丹国 B.马其顿人的扩张 C.婆罗门教发展为印度教 D.种姓制度的废除 7.《一千零一夜》的第12个故事记述道:一位巴格达女郎来到市场,她从一名基督徒手中选购了橄榄,从一位土耳其商人手中买到了埃及地区的蜡烛,还购买了来自阿富汗地区的特产阿月浑子仁以及来自中国的麝香和印尼的香料。这说明阿拉伯人(  ) A.在对外扩张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B.以融合东西文明为目标 C.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D.注重提高女性政治地位 8.据《隋书·东夷倭国传》记载,大业三年,倭国派小野妹子使隋,国书抬头为“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隋炀帝大为不快,吩咐“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次年,小野妹子再度来访,国书抬头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炀帝依然不快。这反映了日本(  ) A.大化改新后国力增强 B.注重外交策略的灵活调整 C.已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D.希望建立对等的国家关系 9.5世纪,笈多王朝达到鼎盛时期,但在印度中南部扩张有限,南部德干高原诸国大都只是名义上的臣属性质。这说明笈多王朝(  ) A.政局稳定,经济繁荣 B.地方割据,政令不畅 C.多年扩张,北乱南稳 D.政局动荡,内忧外患 10.朝鲜在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读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朝鲜文学为汉文学的一支。到了15世纪中叶,朝鲜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其根据朝鲜语音,再参考中国的韵书,制成28个谚文字母。从朝鲜的文字发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朝鲜文字是从汉字派生而成的 B.朝鲜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 C.朝鲜一直是中国的属国 D.朝鲜的发展深受中国文明的影响 11.中古时期,西欧社会一度权力分散,王权软弱,基督教会地位举足轻重,一些城市获得自治;而俄罗斯则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中央集权国家;阿拉伯帝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而亚洲的日本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