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43184

4.3光的干涉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25122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干涉,学案,原卷版,解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3光的干涉 考点一、光的双缝干涉 1 考点二、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 1 考点三、薄膜干涉 4 【巩固练习】 6 考点一、光的双缝干涉 1.光的干涉实验最早是英国物理学家 在1801年成功完成的,杨氏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光是一种 2.双缝干涉实验 (1)实验过程:让一束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S1和S2的挡板上,两狭缝相距很近,两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总是相同的,两个波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发生 (2)实验现象:在屏上得到 的条纹. 3.出现明暗条纹的判断 (1)亮条纹: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 (填“奇”或“偶”)数倍时,出现亮条纹. (2)暗条纹: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 (填“奇”或“偶”)数倍时,出现暗条纹. 考点二、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 1.若设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光的波长为λ,则双缝干涉中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为Δx=λ. 2.用不同颜色的光进行干涉实验,条纹间距 ,红光条纹间距最 、黄光条纹间距比红光 ,用蓝光时更小. (2023 青浦区二模)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  ) A.速度不同 B.强度不同 C.振幅不同 D.频率不同 (多选)(2023 邵阳三模)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古人对很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关于这两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波长一定小于b光波长 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b光 C.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两个平行的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 D.若光束a、b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束a的条纹间距比光束b的宽 (2023 齐齐哈尔二模)小明站在水池边玩激光笔,他用单色光a斜射向水面,其折射光线把水池底的小鹅卵石P照亮,一会儿水池水面上升一些,他换用单色光b沿同一路径斜射向水面,其折射光线恰好也把小鹅卵石P照亮。小鹅卵石P可以看成一个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的波长比b光长 B.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大 C.a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比b光大 D.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相邻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大 (2023 怀仁市校级二模)如图甲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屏上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 A.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B.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C.将绿光换为红光 D.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多选)(2021秋 辽阳期末)图甲是双缝干涉示意图,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的干涉图样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乙图样的光的波长比形成丙图样的光的波长短 B.形成丙图样的光的频率比形成乙图样的光的频率大 C.若只增大挡板与屏间的距离l,两种单色光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Δx都将增大 D.若只减小挡板上两个狭缝间的距离d,两种单色光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Δx都将减小 考点三、薄膜干涉 1.薄膜干涉现象 如图所示,竖直的肥皂薄膜,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 2.薄膜干涉原理分析 (1)相干光:光照射到透明薄膜上,从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 (2)图样特点:同双缝干涉,同一条亮(或暗)条纹对应的薄膜的厚度相等.单色光照射薄膜时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照射薄膜时形成彩色条纹. 3.薄膜干涉的应用 干涉法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如图4所示,两板之间形成一楔形空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