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47442

2.2风成地貌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4-06-0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72943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风成,地貌,课件,3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第二节 风成地貌 课标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风成地貌的形成原因。 2.掌握风成地貌的地表形态特点。 3.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与风成地貌的相互影响。 你知道鸣沙山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吗?你知道敦煌附近的魔鬼城是怎么形成的吗? 新课导入 风力作用 定义:指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作用形式:风力侵蚀、风力搬运和风力堆积 风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 风成地貌又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风蚀地貌 风积地貌 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目 录 01 风蚀地貌 风蚀地貌 风力侵蚀: 地面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原地,称为风蚀作用。 风蚀作用包括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吹蚀:风吹过地面时,带走细颗粒物,造成地面的破坏。 磨蚀:挟带沙粒的风吹过地面物体时,风中运动的沙粒对经过的物体进行磨蚀,造成地面物体的破坏。 一般风力越大,风力侵蚀越强。 风力侵蚀 由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叫作风蚀地貌。 风蚀地貌 风蚀蘑菇 风蚀洼地 由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叫作风蚀地貌。 风蚀地貌 风蚀柱 石窝(风蚀壁龛)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雅丹地貌以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 风蚀地貌 议一议,柴达木盆地边缘为何多戈壁? 根据柴达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推测盆地中还可能出现的风蚀地貌 探究活动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深处内陆腹地,在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柴达木盆地属高山高原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在 200 毫米以下。区内大风日数多,尤其春季大风更为频繁。在盆地与昆仑山脉的过渡地带,源自昆仑山脉的河流和洪水将碎屑物挟带至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和洪积扇,大风再将冲积扇和洪积扇表面的细颗粒物吹走, 留下粗大的砾石覆盖着地面,形成戈壁。 2。根据柴达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推测盆地中还可能出现的风蚀地貌。 1。议一议,柴达木盆地边缘为何多戈壁 盆地边缘的雪山,积雪融化后河水带来的沙石在盆地边缘堆积;该区域气候干早,多大风天气,风侵蚀地表带走细颗粒物质,粗大砾石覆盖后形成戈壁滩。 2。风蚀洼地、雅丹地貌等 探究活动 风力搬运: 风把从地表吹扬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搬运到他处的过程,称为风的搬运作用。 风的搬运能力极强,一般与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碎屑物的粒度大小成反比。由于风力的强弱、被搬运物质的大小和密度不同,风的搬运方式也不同,以悬移、跃移和蠕移三种方式进行。 风力搬运 02 风积地貌 风积地貌 风力堆积:风的堆积发生在大气介质中,是纯机械的堆积作用。 风在搬运过程中,因风速减小或遇到各种障碍物,风运物便堆积下来形成风积物。 风速减小,堆积作用增强。 风积地貌 沙垄 沙丘 风积地貌: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 风积地貌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沙丘呈现。 新月形沙丘是其中的基本形态,因平面形态如一弯新月而得名。 风积地貌 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堆积而成的丘状或垄状地貌。受风力大小、地表形态的变化,以及植被、沙源等条件的影响,沙丘形态多种多样。在自然界中,单独的新月形沙丘并不多见,其他形态的沙丘基本上都可以看成是新月形沙丘的变形。 迎风坡 风向 迎风坡 背风坡 新月形沙丘示意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 风积地貌 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粒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读图 2-28,描述灌丛沙丘分布区域的环境特点,并分析其为何多出现在绿洲边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