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63887

统编八年级上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483897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八年级,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温故知新 1.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作战双方? 2.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性质的影响? 3.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4.增开汉口为通商口岸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 5.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割九龙司给英国的是哪个条约?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年) 金田起义浮雕 洪秀全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2.过程 4.影响 开始:金田起义 发展:永安建制 壮大: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北伐西征 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扭转危机:《资政新篇》+重建组织 结束:天京陷落 5.败因 3.性质: 1.原因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阶级矛盾的激化 根本原因 发展历程 失败原因(根本)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评价 影响 性质 地位 1851 1853 1856 1859 1864 (时间) (发展形势) 爆发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金田起义 北伐西征 军事全盛 天京事变 新纲领 新核心 天京陷落 脱离 实际 沉重打击了…… 反封建反侵略 规模最宏大 课堂小结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将大笔军费和巨额赔款全部转嫁给劳动人民,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由于五口通商,外国的工业产品涌进中国,使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同时,地主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土地兼并更为严重。1840~1850年,广东、广西和全国许多地区,水灾、旱灾、蝗灾连年不断,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论文:太平天国运动》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①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②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③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1.原因 ④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材料二: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的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他们在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论文:太平天国运动》 小结(笔记): ①外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②内因(根因):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③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④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1851年初 洪秀全 广西桂平金田村 太平天国 起义地点: 建号: 时间: 领导人: 2.过程:开始———金田起义 金田起义 东王  西王 南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石达开 杨秀清 北王 翼王 天王 洪秀全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2.过程:发展———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1853年 2.过程:壮大———定都天京 意义: 时间: 都城: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全州之战(冯云山牺牲) 长沙之战(萧朝贵牺牲) 攻克武昌 定都天京 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四有两无 《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它采取绝对平均主义分配土地,企图在小农经济的水平上平分一切财富、废除私有制的做法,只能是一种幻想,不可能真正实现。 ①积极: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鼓励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 ②局限: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实行。 2.过程:壮大———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