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465372

第13课 军旗升起的地方(教学设计)赣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2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26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3课,军旗,升起,地方,教学设计,美版
  • cover
《军旗升起的地方》设计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影像和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南昌八一起义,培养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的高尚情怀。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 3、指导学生学习蜡笔或油画棒的绘画手法,并尝试设计制作武器模型。 学情分析: 三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对工艺制作非常喜欢,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学生整体的差距比较大。构图布局还不够完整。 重点难点: 1、了解八一起义的历史背景,感受南昌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课堂实践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2、用蜡笔或油画棒的绘画手法表现战斗故事,用废旧材料制作武器模型。 教学活动: 【讲授】军旗升起的地方 新课导入 师生问好。 学生欣赏视频音乐。(播放) 师:雄浑、激扬的旋律,把我们带到了八一起义英雄城市———南昌,带到了那个“军旗升起的地方”。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听音乐,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简介历史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 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 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记住八一起义的历史以及它的历史意义。 画作欣赏 欣赏《南昌起义》。(课件出示) 师:这是著名画家黎冰鸿1959年的巨作《南昌起义》。 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 画面内容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画家是怎样突出中心人物的? 小结技法。 画家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队伍描绘得栩栩如生,真实地再现了感人的革命历史故事。主要从色调、位置、光线等方面作了恰当的处理。 (课件依次出示“整体色调偏冷”、“位置相对集中”、“画面光线处理”;依次板书“色调”、“位置”、“光线”。) 【设计意图】通过名画分析,让学生了解绘画中的整体色调、位置处理、画面光线处理。 欣赏战斗故事组图。 我们再来欣赏几张战斗故事的图画,注意画面内容的表现手法。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 学生创作 提出合作要求:想象一个战斗故事,在小组内讲讲,用学过的蜡笔(或油画棒)的表现手法,画一幅战斗故事的想象画。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作品展示 学生代表展示作品,介绍自己想象画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作业的交流,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加强了同学间的交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八一起义的枪声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我们不会忘记那段光辉的历史,并将在它的激励下不断拼搏,勇往直前,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