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67167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508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写作,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热爱生活
  • cover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2.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3.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2.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奔流而不停息。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可见,要写好文章,就要热爱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 二、教学开展 1.探究活动一:热爱生活,积累素材 ◎你的作文素材是通过什么方式积累的? (1)留心细心,观察生活。 (2)用心思考,感悟生活。 (3)广泛阅读,丰富生活。 (4)多记多写,美化生活。 …… ◎古代名人大家是怎样积累素材的呢? 锦 囊 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带上仆人、锦囊,骑上一匹瘦马,到处漫游。 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详细了解自然风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 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亲近自然、贴近生活,精雕细琢即兴的诗句,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诵。 诗 袋 宋代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会友时,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号称“诗袋”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时成句,有时成诗,立即用笔在纸上记下,把它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瓦 罐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他积累资料的办法既不是“锦囊”和“诗袋”,也不是现代的“卡片箱”,而是一个奇妙的“瓦罐”。 他曾在松江隐居,那时,他一边参加农业劳动,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在树荫下捋摘树叶,记录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然后将这些树叶放入家中的瓦罐里。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十年竟积累下十几大罐。后来,他就用这些积累的资料写成了一部共有三十卷的巨著《南村辍耕录》。 2.探究活动二:选取素材,实战演练 ◎写作中,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选取素材? (1)从家庭生活中选取素材。 我们要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事,用细腻的心去寻找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多和家人沟通,从中找到生动有趣的写作素材。 (2)从校园生活中选取素材。 ①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平时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每天都能发现同学身上的微妙变化。把这些观察落实在纸上,就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写作素材。 ②从各个学科中挖掘素材。大语文观告诉我们:处处是语文,时时是语文,事事是语文。一节精彩的生物实验课、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一堂难忘的手工劳动课,无一不是作文的好素材。 (3)从社会生活中选取素材。 ①走进大自然,培养良好的观察力。不同的季节,大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时间,天气也会千变万化:或晴空万里,或大雨倾盆,或浓雾弥漫,或大雪纷飞。要学会捕捉瞬间的灵感。 ②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量。为避免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我们应当关注社会生活,多读书,听广播,收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扩大信息接收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心田。 ◎选取素材需要注意什么呢? ①切入点要小。所选择的事例要“小”而“典型”。“小”,主要指生活化、具体化,不宜写得“大”而空泛。“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