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68051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 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试卷(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2731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广东省,道德,答案,PDF,试卷,法治
  • cover
保密★启用前 龙华区中小学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 说明: 1.考试时间 40 分钟; 2.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上、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 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3.答题前,请将考生信息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4.选择题: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须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 涂选其他答案;非选择题: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时候有个医生,有一天,他被召到皇宫给国王看病。国王说:“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 他回答:“请原谅,陛下!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关于这个故事,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普通人也应该得到尊重,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B.国王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地位显赫,理应被人高看一眼 C.医生表现出了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并落实在了行动上 D.医生把每位患者当作国王,这是其良好职业道德的体现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启示我们( ) A.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B.要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C.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D.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3.当发现有人可能正在吸毒或实施涉及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时,应该( ) A.尽快离开,确保安全情况下报警 B.事不关己 C.好奇上前,去看个究竟 D.马上阻止其违法犯罪行为 4.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 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下列做法中,与这段文字所表述的思想不一致的是( ) A.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B.节约资源,变废为宝 C.退耕还林,涵养水源 D.建造工厂,排放废水 5.在 2022 年的全国两会上,“双碳”已经成为焦点话题。在生态环境部去年全年办理的 1294 件建议提案 中,涉及“双碳”领域的最多。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碳排放,以下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 理念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B.垃圾分类 C.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 D.去超市购物自带环保袋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清洁能源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这为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以下属于清洁能源的有( )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煤炭 ④水能 ⑤生物能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7.拥有防灾避险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当自然灾害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暴雨来袭,雷电交加,躲在大树下避雨 B.地震发生不能及时撤离时,暂时躲在有承重墙的房间墙角,护住头部 C.当发生泥石流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的山坡上跑 D.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出去 8.2007 年,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方法》对各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 定。气象预警信号的级别一般分为四级: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表示特别严重的颜色为( ) A.蓝色 B.橙色 C.黄色 D.红色 9.2023 年 5 月份,江西省多个地方出现暴雨,造成 29.3 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2.3 亿元。自然灾害始 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当有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 )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伫立观望,无所作为 C.众志成城,抗险救灾 D.幸灾乐祸,嘲笑他人 10.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变得更高。2022 年深圳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