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7459

同步试题: 5.21《梦溪笔谈》二则(苏教版七年级上)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480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同步,试题,5.21,梦溪笔谈,二则,苏教版
  • cover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后达标训练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千万蔽地 ( ) (2)旬日子方皆尽 ( ) (3)岁以大穰 ( ) (4)患其塔动 ( ) (5)贻以金钗 ( ) (6)匠师如其言 ( ) (7)盖钉板上下弥束 ( ) (8)人皆伏其精练 ( ) 2.“之”有下列意思或用法:A.代词,代指物;B.相当于结构助词“的”;C.语气词,无实在意义。 请指出下列句中的“之”的意思或用法。(只写序号) (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 ) (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 ( ) (3)其虫旧曾有之 ( ) (4)问塔动之因 ( ) (5)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 ) (6)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 )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B.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C.方/两三级,钱帅/登之 D.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4.翻译下列句子。 (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译文: (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译文: (3)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译文: 5.作家作品。 《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 人, (朝代)时期科学家、政治家。其中的 部分, 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 6.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以虫治虫》这篇文章在今天有什么重大意义。 据有关报道,近年来全国因误食有残留农药的 果蔬中毒案件屡屡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超过1 000例。研究表明,果蔬中残留的农药在人体内长期蓄积滞留会引发慢性中毒(比急性中毒更可怕)。更为严重的是,农药在人体内的蓄积,还会通过胚胎和人乳传给下一代,殃及子孙后代的健康。 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7~11题。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钱氏据两浙时 (统治) B.故如此    (所以) C.而动如初     (顺接连词,不译) D.人履其板     (走,踩踏) 8.下列句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B.乃以瓦∕布之 C.人∕皆伏其精练 D.盖∕钉板上下弥束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译文: (2)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译文: 10.文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喻皓建筑技术高超的? 答: 11.《梵天寺木塔》体现了我国古代在建筑技术上的伟大成就,你还能说出古代我国在哪些方面的科技水平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 答: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指 南 针 沈 括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 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选自《梦溪笔谈·指南针》)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家以磁石磨针锋 (锋利) B.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 (碗边) C.运转尤速 (尤其) D.缀于针腰 (联结) 13.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A.磁石的指南和柏树的指西,没有谁能确切地说明它们的道理。 B.磁石的指南和柏树的指西一样,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 C.磁石的指南,如同柏树的指西,可以说没有什么原因、道理。 D.磁石的指南,如同柏树的指西,没有谁能确切地说明它们的道理。 14.文章介绍了指南针的几种使用方法? 答: 15.沈括对指南针的研究是有卓越成就的,试从这篇短文中找出作者有哪些发现。 答: 答案解析 1.答案:(1)遮盖 (2)十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