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77922

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1907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科,怎样,练习,同步,出来,制作
  • cover
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同步练习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1.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对未来天气做出预测,叫_____。 2.短时间内多种气象的综合状况叫_____;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_____。 3.天气预报通常告诉我们当地某段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云量等气象信息,也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4.制作气象预报的主要步骤:_____、_____、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_____。 5.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其中天气数值需要进行一定的人工修正,这一阶段称为_____。 二、选择题 6.天气预报包括( )。 ①阴晴 ②雨雪 ③气温 ④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7.( )指的是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 A.四季如春 B.阴 C.晴 8.不能正确获取天气情况的方式是( )。 A.上网 B.看电视 C.阅读过期的报纸 9.下列途径不能获得未来几天天气预报的是( )。 A.收看电视 B.收听广播 C.查阅去年的报纸 10.今年9月至10月,我市干早严重,为了缓解早情,气象部门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植树造林 C.人工降雨 11.下列信息一般不会从天气预报中知道的是( );明天我们穿什么样的衣服,要参考的信息是( )。 A.降水量、某天最低温度 B.月平均气温、某天最低温度 C.某天最低温度、某天最低温度 12.气象部门制作天气预报的第一步是要( )。 A.收集天气数据 B.数值天气预报 C.天气会商 13.天气预报的大致制作过程是( )。 A.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B.数据收集—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数值天气预报—发布天气预报 C.气象员做出预报—数值天气预报—数据收集—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14.小明计划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郊外露营,为此特意准备了观察背包。出发前一天小明观看了天气预报,发现天气预报不包括( )。 A.气温预报 B.地震预报 C.降雨预报 15.竺可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他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 ),总结了我国现代气候的特征。 A.猜测 B.想象 C.观测 三、判断题 16.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 17.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五个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是: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天气会商、气象员做出预报、发布天气预报。( ) 1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不断提高。( ) 19.在天气预报中,气象卫星的作用是进行气象数据收集。( ) 20.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电视台在节目正在播出的那个时刻一边观察天气一边立即产生的预报信息。( ) 21.我国天气预报的技术已十分成熟,没有一点误差。( ) 22.按覆盖区域范围,天气预报可分为大范围预报、中范围预报和小范围预报。( ) 四、简答题 23.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有好几个阶段,请你按顺序排一排。并说说天气预报信息对于我们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气象员做出预报 ②发布天气预报 ③天气会商 ④数据收集 ⑤数值天气预报 五、综合题 下图是11月29日-12月3日德清县天气预报。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24.天气预报显示,11月29日这一天为北风5-6级,小明用自制风向标观测风向,他能够看到的大多数情况是( )。 A. B. C. 25.12月1日这一天,小明想要测量当天的降雪量,他应该( )。 A.把雪在雨量器中压紧、压平,然后测量高度 B.用雨量器接雪,将筒中的雪融化成水,再用雨量杯测量,以毫米为单位 C.用雨量器接雪,等到雪停了,立刻根据量杯中雪水最高点读出结果 26.下图是小明自制的简易雨量器,请指出两处错误。 27.下表是11月30日8时-14时的气温数据: 时间 8时 9时 10时 11时 12时 13时 14时 气温(℃) 6 5 4 3 2 2 2 请根据表中数据,绘制11月30日8时-14时的气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